雷锋爱美又叛逆 为留一撮刘海与指导员理论
文/本报记者 石念军 片/本报记者 邱志强 发自北京、抚顺
■7岁就成了孤儿的雷锋,不仅独立思考能力更强、行动更果断,而且与需要养家糊口的同龄人相比,他始终经济独立,这些都让他比同龄人更有机会和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个智慧的小个子注定要成就一番事业,因为他不仅有着洞察社会潮流的敏感,而且从来都不会放弃任何一点实现自我价值的努力与尝试。
■严肃的军纪让雷锋不得不尽可能地隐藏着自己的情感,后来因与王佩玲交往而被部队调查时,面对“你是不是爱王佩玲”的领导问话,雷锋回答:“我爱全国人民,怎么能不爱王佩玲呢?”
“雷锋不是天生就了不得,他也是活生生的一个人,也是一个青年,但他理解得比较快,进步比较快。”
2012年2月15日,71岁的乔安山这样回忆永远22岁的亲密战友雷锋。
循着他和更多人的讲述,雷锋的成长历程,在我面前缓缓开启。
这是50年前的一个年轻人,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实现自我价值的路。
18岁的雷锋总是有办法赢得别人的尊重
宣传画上的雷锋手握钢枪,魁梧挺拔,面额浑厚。实际上,现实中的雷锋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个子,而且很瘦。
沈阳军区驻抚顺某部雷锋生前所在团雷锋纪念馆里,一张雷锋与海军战友文化交流的照片,清晰记录了雷锋与其他战友的身高差异。在这张照片里,雷锋站在一群海军战士中间,明显矮了一头、瘦了一圈。
2012年2月20日这一天,第一次踏上抚顺这个被誉为雷锋第二故乡的城市,寻找雷锋战斗过的踪迹,我看到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就像另一位从北京来到这里的参观者,望着雷锋50年前留下的青春影像,禁不住感叹,“看着就跟小孩似的。”
照片上的雷锋永远二十几岁,那是乔安山熟悉而从未淡忘的模样。
之前几天,应邀到北京参加活动的乔安山,第一次跟我讲起他记忆里的雷锋——一个天生一张娃娃脸的小个子,一个一天到晚都是笑呵呵的年轻人。
1958年,雷锋从故乡湖南望城来到鞍钢,实现了成为钢铁工人的梦想。学徒工雷锋稍后被分到鞍钢总厂下属的焦化厂,因为该厂是新建的,住宿安排在马路对面的铸造厂宿舍。在这里,他与已经是三级工的乔安山相遇。
“雷锋和我们不是一个厂的,但130多人的大宿舍,大伙都喊雷锋‘小雷师傅’。”乔安山回忆当时的情形,“要看长相,我得比雷锋大五到六岁,但实际上,他大我一岁。他长着一张娃娃脸儿,整天笑呵呵的,但那时没有一个人不尊敬他。”
《雷锋(1940-1962)》一书的作者师永刚考察雷锋22年的短暂一生,从县委书记身边的“小雷子”到工友身旁的“小雷师傅”,18岁的雷锋总是有办法赢得别人的尊重。而在乔安山的记忆里,这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帮人干这干那”。
当时的焦化厂还没有投产,雷锋实际也就没有工作,但他总是按时上班,只要看到有活,不管是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凑上去就干。回到宿舍,多数工友没文化,读过9年书的雷锋就帮着他们读家书、写回信。就这样,嘴巴甜、手脚勤、心肠热的雷锋,很快跟陌生的工友们打成一片,并成为他们亲切呼喊的“小雷师傅”。
乔安山非常佩服雷锋这一点。
在一个雨夜之后,雷锋的事迹出现在矿区的报纸上。那则题为《抢救水泥》的报道,这样记录了雷锋的动员:“同志们!起来呀,快抢救水泥去……20多个小伙子跑出来,和雷锋一起奔向工地。”
“要不是人缘好、受尊敬,就不会有带领大家抢救水泥这回事”,乔安山当时就觉得这个徒工不简单,“既不是一个厂的,又不是领导,但工友们都听雷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