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蒋方舟:雷锋精神是做好事不留名 二者缺一不可

2012年02月28日 08:1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最难得的是利他主义”

  新京报:你认为雷锋精神是什么?

  蒋方舟:就是“做好事,不留名”——两者缺一不可。小时候写作文,写自己帮助人之后永远说:“就叫我红领巾吧。”

  新京报: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老一辈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蒋方舟:我有一个朋友,是70后。有一天,他和他母亲说,雷锋在那个年代被拔高了,他母亲就哭了,拍案大骂,你到底要干什么。那个朋友摧毁的不仅仅是父母对雷锋的理解,更是他们那一代的记忆。我们现在不能带入那样的情景当中。对我们而言,雷锋做了那么多好事儿,有点遥不可及。

  新京报: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

  蒋方舟:他的本质精神我们还是要学习的,我始终觉得,不是每个人都要做道德标杆,而让每个人都有行为的空间感。

  新京报:雷锋提倡的勤俭节约,在现在年轻一代看来有什么不同?

  蒋方舟:现在不少年轻人都不缺吃,不缺穿,勤俭节约不是金钱的原因。但你发现,我们会提倡环保。现在做公益环保的人越来越多,慢慢意识到,未来资源稀缺,需要节约。

  新京报:你觉得雷锋最需要年轻一代学习的是什么?

  蒋方舟:他最难得的是提倡利他主义。这是我们现在很需要的。会有人说世界很寒冷,要带来些温暖,要呼吁道德重建。你会发现,当道德触底的时候,人活着是不舒服的。而获得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满足后,利他是会传递的。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你取得再大成就,也不知道快乐的来源是什么,你在某种程度会枯竭。帮助他人会给你活下去的理由。

  “我很有螺丝钉精神”

  新京报:你或者你身边的朋友也在做利他的事情吗?

  蒋方舟:我有几个70后的朋友,冬天在车里塞着棉被和大衣,去桥洞底下送给流浪的人。还有一个朋友,看到一个年迈的老奶奶在卖菜,他每天都会绕远,去那里买菜。这都是很小的事儿,帮助了别人,他们会感觉到快乐。

  新京报:你觉得你自己和雷锋精神最大的契合在哪里?

  蒋方舟:我自己觉得我还挺有螺丝钉精神的。我特别清楚自己能力到哪一步,面对名利上的诱惑,不太愿意做。比如办杂志,拍电影,写畅销书。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有些钱也不愿意去赚。我花一两年写一部小说,可能别人用一两年时间就已经功成名就,在虚假繁荣的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我经常会说一句话,干一行,爱一行。一个人可能做很小一件事儿,赚很少钱,但他觉得自己做得有意义,都会有很强的成就感,满分都是十分。

  新京报:像雷锋一样的坚持和执着,是不是更需要强调?

  蒋方舟:我发现年轻人的坚持,不浮躁,在职场上,还是很缺的。许多人会觉得自己应该比别人过得更好,收入更多。总是去看别人的生活,沉浸在对别人的羡慕之中。总是会羡慕那些运气特别好,不劳而获的人,仿佛那些是成功的捷径。这样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做一些事情,不计较所谓的得失。

  个人简历

  蒋方舟,1989年出生。七岁开始写作,九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十一岁写成长篇小说《正在发育》。从12岁时开始成为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协会主席。现就读于清华大学,并任《新周刊》杂志主笔。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