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今生》突破谍战剧套路 演绎人物命运大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誓言今生》的隐秘线索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谍战剧”,不断对中国“隐秘战线”的工作者致敬,这期间国家安全部门也会对剧组提出建议。
本刊记者/唐磊
即使有诸多重复,国内谍战题材的电视剧仍在接连不断地热播着。这类电视剧的神秘色彩、悬念设置以及相对易于编织在故事中政治正确,都让处于各种政策限制和利益考量中的电视人青睐有加。
《誓言今生》作为中国电视剧谍战题材中的新作,一经播出,即备受关注。国内观众希望从此剧窥探被解密的历史真相,国外评论则看重这部剧背后与国家安全部门的合作方式。虽然有观众认为这部剧以历史“大事件”解密作为噱头名不副实,但很少有人清楚,此类影视剧与国家安全部门既有深度合作,又要历经审查。在这样的背景下,《誓言今生》的出现已经是一种突破。
“隐秘战线的工作挺难用艺术的方式展现”
一部新剧上午刚宣布开播,编剧钱滨、易丹下午就被带去和国家安全部老领导余放会面,探讨下一部剧集的创作。
那是2009年6月的一天,《誓言永恒》在央视一套首播,在此之前,钱、易二人编剧并于2002年播出的《誓言无声》成为国内谍战题材电视剧中最早产生影响的一部。
参加那次会面的还有国安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朱天霓、央视综合频道项目部制片人林威等人。大家达成共识:目前的谍战剧多是剧情片,较多围绕着事件的推理,展现悬疑、惊险。与会的国家安全部人士感叹,谍战这类题材为什么没有像《闯关东》《乔家大院》那样能展现人物命运的“大戏”?
“谍战片编得精彩没问题,一般的套路就是结扣、解扣、对垒等。我们觉得这样做下去没什么意思,还想尝试新东西。”易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想把人物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个人生活和历史背景做勾连。”
2008年播出的,由钱、易两人编剧的《身份的证明》就是这样的尝试,剧中某情报人员和组织失去联系,历经四十七年的找寻,证明自己的身份。该剧虽然口碑不错,可始终没有热播。但在钱、易二人看来,这种把剧中人物放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人物命运的谍战剧是可行的。“我们觉得写一个人一生的经历,可以驾驭,可以完成得很好。”钱滨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2000年,国家安全部相关部门就曾邀请影视剧界专业人士,在内部进行相关题材的剧本征选。但剧本叙事结构都大致相近,“大戏”的剧本始终空缺。
作为国家安全部的前领导,余放提出建议,能否通过写一个情报人员的家族命运以反映国家民族的命运。而且要求年代跨度大,能涵盖新中国成立以后隐秘战线的工作历程。此时,余放已退休,出任国家安全部影视领导小组组长,是多部谍战题材影视剧的总顾问。
“这个建议对编剧很有帮助,可以说打开了另一个思路。这也是余放想看,但一直没有看到的。”《誓言今生》的投资方国安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该剧总制片人朱天霓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此前,朱天霓曾两度和国家安全部影视中心合作,制作过《英雄无名》《誓言永恒》。与许多谍战剧拍完再送审不同,朱天霓曾把剧本创作的每一稿都交给国家安全部影视中心审看,依照提出的修改意见,编剧进行修改。这次也不例外。
“从剧本大纲阶段他们(国家安全部)就开始替我们把关,能规避掉很多风险,如果没有把关,可能会拍了目前还不能反映的事情,完成后再修改很麻烦,会损失很多成本。”朱天霓说,“实际上隐秘战线的工作挺难用艺术的方式展现,比如获取情报就是一次下午茶,两个人聊天交锋,其中的玄机很难展现。他们(国家安全部)给了很大的支持。”
那次与余放等人的会面之后,钱滨、易丹很快拿出了新的剧本大纲,名为《策反者》,后改名为《誓言今生》。他们通过事件的重要程度和年代划分,选定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李宗仁回国”“乒乓外交”等六件真实历史事件进行创作,表现共产党情报人员黄以轩和其姐夫国民党情报人员孙世安几十年间的情报斗争、相互策反,以及两家人的命运。
揭秘 保密 收视率
对《誓言今生》的大纲,国家安全部影视中心最初并不满意,觉得剧本对于真实历史事件描写得过于细致。他们开玩笑问“编剧是不是有此行从业经验”?
“(国家安全部)对通过这几件大事件勾勒情报人员一生很认可,就是认为太进入事情中心了。”《誓言今生》编剧钱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虽然是编,不管真假,播出后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揣测。部里建议还是让人物进入大事件,但要求在大事件中所负责的行动边缘化。”
“他们(对方情报人员)会(根据剧情)做情报分析,能将暴露出来的信息划定、缩小范围,可能就能找到人。可能剧中有些人(的原型)或和他们有关的人依然在从事这方面工作。”一位曾参与策划多部谍战题材作品的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是安全部门对剧本描写过细十分谨慎的最重要原因。
十年前,钱滨和易丹初创此类题材,那部《誓言无声》依照外国类型片的经验,靠自己的感觉写成。剧本被送到国家安全部审查时,部里给了十多条意见,话说得很客气,但已有些急了。“那时候不了解安全部的口径、纪律要求。”钱滨回忆。
“这次部里针对《誓言今生》大纲提出的意见没有致命性的。”编剧易丹回忆,“我们有经验,大致知道部里规定的框架。”
“剧本最终就采用了绕着走的方式,写的都是明修栈道的故事,暗渡陈仓就不能写了。”该剧责任编审林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至于不让提“李宗仁”真名等细节,在创作团队的一再坚持和协商下,国家安全部影视中心最终同意了。
但仍有一些内容不容妥协,比如被安排作为收尾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事件。在隐秘战线内,距今越近的事情越是禁区。国家安全部影视中心原本建议将这段戏全部删除,但在创作团队的争取下,尺度稍微被放宽。
虽然依然无法描写核心,但制片方、创作者、播出方都异口同声地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能让这些真实事件在这类剧集中提及,在审查尺度上已是不小的突破。
剧本的第二稿两三个月后完成,国家安全部影视中心表示认可。但总制片人朱天霓仍有些遗憾“情节还是弱。政策上给了你一个度,但还是在盒子里跳舞,不能敞开了跳”。
长时间的修改之后,该剧在2011年1月开机。由于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该剧创作过程中,央视工作人员也全程参与。按照编剧的意愿,人物塑造要慢慢铺垫,但在收视率为王的前提下,编剧只能依照建议不断加速剧情节奏。
“从前写《身份的证明》都是写小人物,管的人少,写得更实在。《誓言今生》写到这份上,各方介入,我们压力非常大,内心不是这么自信了。”钱滨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情节密度增加,已经开始损伤原有氛围的营造、人物关系的构建。收视率要求人物关系离奇、情节要突转,但是现实生活一定会有吗?情报人员不可能老是你杀我我杀你,更多的可能是寂寞、计谋,跟我们的日常节奏不会有太多区别。”
严谨的审查
国家安全部影视中心作为专门审查此类影视作品的部门,只有少数专职人员,多数是具有隐秘战线丰富工作经验的离退休老同志,他们的意见常常是关键。
“我和国家安全部合作了十年。他们会说有什么原因不能这样写,你们可不可以那样写,会有建设性的建议,让创作者不那么为难,但原则的坚持比谁都严格。”编剧钱滨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国家安全部影视中心对于剧集的审查还没有形成于纸面的规定,根据制作人的经验,不符合国安工作原则、纪律,比较空洞的内容会被建议修改。
2011年,国家安全部下发通知,要求隐秘战线题材影视剧都需送部里审查,并在2011年年底,召集中宣部、广电总局、中央台等多家单位,重申这一通知。随着审查制度的完善,原来所谓的谍战剧,现在更多以“隐秘战线题材”代替。
“感觉这些年他们的审查尺度在逐渐放宽。很多没有经过他们审查的也在市场上,他们虽有意见,但是市场很叫好。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思维也在转变。要想一部作品好看,必然要加入一些情节、夸张一点。但他们要求符合隐秘战线行业的常规,符合历史,这肯定会有冲突,看怎么找到一个契合点。”国安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朱天霓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国家安全部作为一个特殊部门,面对这些年不断涌现的“谍战剧”也有些矛盾。他们也希望通过影视展现自己的工作,得到外界认可,但同时更担心这类剧集会过多暴露自己真实的工作状况。“其实他们骨子里认为做无名英雄是应该的。”央视综合频道项目部制片人林威说。
在《誓言今生》的宣传中,历史真实事件解密就一直是重点和卖点,但为了不暴露真正的隐秘战线人员身份,所有历史事件都成为了描述剧情的背景。这让对解密历史有所期盼的观众感到失望。虽有如此无奈,但编剧还是尽力在一些细节中展现戏剧刻画的功夫。其中有一个细节,共产党情报人员老范蹲在地上喝粥,演员很形象地表演了老范的性格和出身。但负责审查的国家安全部领导曾对此形象不满意,要求修改,但也没有深究。最终播出时,老范仍然蹲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