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吴承恩父亲墓志拓片现身南京 记录众多历史密码

2012年03月08日 18:51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吴承恩父亲墓志拓片现身南京记录众多历史密码
吴菊翁墓志拓片之一。

  记者 于峰

  在电视上热播的新版《西游记》虽然褒贬不一,但原著始终受到大家的喜爱,却是不争的事实。《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他留下来的文物并不多,如果能够发现,总能引起较大的轰动。

  日前,南京收藏家王世清在南艺后街古玩市场上,无意中买到了一张明代墓志拓片。仔细研究后,王世清发现,这竟然是吴承恩为其父亲亲笔书写的墓志拓片!

  这套墓志拓片不寻常

  “这个拓片的得来实属机缘巧合!”王世清对记者说。前不久的一个周末,王世清像往常一样去逛南艺后街古玩市场。在一个古玩店铺里,王世清被店里陈列的一张拓片吸引住了。拓片一套两张,一张上有“明吴菊翁之墓”六个篆书大字,一张上则是密密麻麻的正楷小字,两张拓片一样大小,都是正方形。

  凭着经验,王世清知道这是一套墓志拓片。第一张拓自墓志的志盖,第二张图拓自墓志的志铭部分。“我再仔细一看,看到志文前几个字是‘先府宾墓志铭’,接下来是‘乌乎!孤小子承恩不惠于天,天降严罚,乃夺予父……’等内容。”王世清据此判断,这是一个名叫“承恩”的人为其父亲书写的墓志铭。

  再看下面的内容,王世清越来越激动。他判断,这就是明代大文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为其去世的父亲吴菊翁所撰写的墓志拓片。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王世清花了数千元将这套拓片收入囊中。

  墓志在水田里被发现

  拓片买回来之后,王世清做了一番研究。他发现,这个拓片所对应着的“吴菊翁墓志”现在深藏在江苏某博物馆中。而目前为止,与吴承恩有关的文物只发现了寥寥数件,此墓志正是其中的一件。

  “事情还要从1972年1月说起。那一年冬天,淮安县石塘公社二堡大队郭大庄的社员在水田里劳作时,无意发现了一合明代吴菊翁墓志。”王世清告诉记者,郭大庄位于淮安县城南二十华里许,明代时这里的地名叫灌沟。根据墓志的记载,吴菊翁“葬于灌沟先垄”,正与发现地吻合,此地很可能就是吴承恩家族的祖坟所在地。

  其实,早在1945年,在吴菊翁墓志后来被发现的地方,当地农民曾经挖掉过一座“一椁三棺”的墓葬。据目击者回忆,三具棺木都经髹漆,头部的挡板上有红漆写的字,记得是“大明某某年”等。当时,墓志就已经被发现,它被竖插在砖砌的基座上,由浇浆加以固定。但当时墓志没有被人取走,丢弃在附近,直到1972年1月再次被发现。

  吴承恩家世唯一实物资料

  “‘吴菊翁墓志’是当时江苏省发现的唯一一件与吴承恩有关的实物资料,墓志也很快被收藏到了某大型博物馆中!”王世清说。

  根据王世清查到的资料,“吴菊翁墓志”为石质,正方形,志盖和志铭部分的长宽均为63厘米、厚12厘米。志盖篆书“明吴菊翁之墓”六个大字,志铭刻楷书,计37行1141字,文章简练,书法工整。

  “吴菊翁墓志”全文由吴承恩撰写,并且亲自书写文字,由石工摹刻。因此,此墓志对于研究吴承恩的家世,重现吴承恩的书法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学界亦公认,此墓志是研究吴承恩家世的唯一实物资料。

  记录众多吴承恩历史密码

  王世清说,他从“吴菊翁墓志”拓片中了解到了很多和吴承恩有关的历史信息。比如,墓志介绍了吴承恩的父亲,他名锐,字廷器,因“晚年特爱菊,自号菊翁”。吴菊翁生于明天顺五年(1461),死于嘉靖十一年(1532),活了72岁;墓志中,吴承恩说自己“先世涟水人,然不知何时徙山阳,遭家穷孤,失谱牒,故三世以上莫能详也”,也就是说,吴承恩的祖籍是涟水,不知道什么时候,家族迁徙到山阳(指当时的淮安府山阳县)来了,他家里贫穷,家谱不慎丢失,因此以上三代往前的情况已经搞不清楚了。

  王世清告诉记者,墓志还介绍了吴氏家世在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吴承恩家“鄙以卖采缕文谷”,也就是说吴家是一个以花线、花边为业的小商人家庭。在吴承恩幼年时,家境就已经破落,政治和经济地位不高。吴菊翁对明代腐朽的封建制度是感到不满的,这些对吴承恩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打下了深深烙印。

  是从博物馆里“流”出来的

  “此墓志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则是保留了吴承恩的书法!”王世清说,从拓片上的正楷字来看,吴承恩的书法造诣也是极高的。虽然他生前曾替人写过许多字,但目前所发现的实物不多。在1972年之前,学者们只发现了浙江长兴遗存的吴承恩书写的“圣井铭并叙”。

  王世清说,“吴菊翁墓志”写于隆庆元年(1567),当时吴承恩已经68岁,此墓志属于他晚年的作品。“圣井铭并叙”则写于嘉靖十一年(1532),吴承恩当时才33岁,是他早期的作品,两者风格不同,为后世了解吴承恩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增添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吴承恩死后,他的亲戚邱正纲曾经搜集他的部分遗稿,刊印《射阳先生存稿》四卷。这套书的续录一卷收录了“先府宾墓志铭”,但这篇文章与1972年出土的墓志实物相比,文字上有几处改动。由此可见,《射阳先生存稿》收录的只是吴承恩为父亲写的一份墓志铭初稿。

  “吴菊翁墓志从上世纪70年代初就收藏在省内某著名博物馆,我收藏到的拓片也应该是由该博物馆制作的。由于某种原因,这件应该本列为珍贵馆藏的拓片竟然流落到了收藏品市场上,被我无意购得。”王世清说。

  据悉,王世清已经委托南京某文化公司,以其收藏的“吴菊翁墓志”拓片为蓝本,制作复制品,交由淮安的吴承恩纪念馆,进行广泛推广和传播。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