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建议“申遗”改“审遗” 有地区拆真造假
作为文化部非遗专家部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不良政绩观的驱动下,文化遗产一旦“申遗”成功就没人管了,他建议把“申遗”变成“审遗”。
有地区先拆真再造假
针对有媒体提出,中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后,有地区先拆真文物,再造假文物,拉动了GDP,却破坏了文物,冯骥才认为,这一种“跃进”,是不良政绩观在起作用。“很好的事情落到不良的政绩观里一定会变味。”
他以“申遗”举例说,文化遗产一旦申遗成功之后就没人管了。实际上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后,保护才应该开始,因为已经被确定为国家的宝贵财富了。但一旦把申遗当成政绩驱动,成功后那当然就没人管了。
冯骥才表示,已经跟文化部相关领导建议,把申遗的“申”字加一个宝盖变成“审遗”,“我们有多少的遗产已经变味不再是遗产了,我们必须对我们的遗产认真负责,不能把变味的粗制滥造的东西留给我们的后代。”
“维修式拆迁”是借口
“维修式拆迁”正在让文物或者古迹变成“新古迹”或者是“新文物”。冯骥才昨天批评说,“维修性拆除”既有了文物破坏的现象,又有了文物破坏的借口。
冯骥才昨天参加全国政协主题为“深化文体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记者会时表示,文物从来没有新的,如果说是新的只能是假古董,但是,建设性的破坏一直存在着。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尤其是最近的“维修性拆除”既有了文物破坏的现象,又有了文物破坏的借口。过去对历史建筑有一个很荒谬的错误的做法叫做“整旧如新”,后来对历史认识清楚了,叫法改为“整旧如旧”。意大利在修复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壁画时用了一个词叫“整旧如初”就是这个“整旧如初”在学术界有很长时间的争论。学术界使用一个概念是非常慎重的。一个有知识的、有文化的、知道什么是科学的国度每一个概念的出台都要经过非常慎重的推敲,尤其是对我们的文化遗产。因此,这些词汇的出现非常可怕,但愿这种野蛮的词汇再也不要在我们媒体当中出现。
冯骥才说,我们把几百年、上千年形成的千姿万态的具有个性的城市都变成了千城一面,这是一个文化悲剧,把这样的东西交给后代,后代只能说我们这一代无知,我们这一代人没文化。
崔红
专题:2012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