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杨凌发现西汉“国营造币厂” 出土半两钱
杨凌邰城铸铁遗址中出土的铧范与芯
(实习记者 敬泽昊)两千年前的“国营”铸铁作坊什么样?近日,陕西考古队员在杨凌古邰国遗址进行考古挖掘时,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根据出土陶器以及“半两钱”范形制、文字特点判断,此处铸铁作坊主做农具,兼做铜钱,使用年代不晚于西汉早期。
“国营”作坊造钱也造农具
3月18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为配合杨凌古邰国遗址公园建设,从去年年初开始,考古队员对市区西南约3公里处的法禧及周邻几个自然村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调查。现已初步确定,该地点或应为汉代邰城聚落的一处铸铁作坊。
根据出土陶器与建材特征,特别是“半两钱”范形制、文字特点判断,可以判定该作坊的使用年代应不晚于西汉早期。而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种建荣介绍,根据所获范模铸器类别,可以判断该作坊的产品构成主要是以农具为主,可能兼做铜钱。
“同一时期其他作坊在生产农具的同时,还生产其他工具或装饰品,但不生产钱币。单凭生产钱币这一点,就可以判定该作坊应该是国营而非民营。”
关中盛产铁矿得到印证
据考古专家介绍,这一带被学界普遍认定为秦汉邰县故址,秦汉时期遗存甚为丰富。铸铁作坊的发现,填补了遗存类型的空白,同时也印证了文献中关于“关中产铁”的记载。
“虽然书上说关中地区盛产铁矿,但以往发现的这一时期铁器工业遗址仅有五处,与书中记载远不相称。可以说,邰城铸铁作坊发现与发掘,为关中的正名了。”种建荣说。
此外,邰城铸铁作坊发掘,进一步弥补了先秦两汉冶铁业研究资料的薄弱环节。有助于了解西汉铁器工业的生产分布格局与演变,进而探讨这一时期冶铁工业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并对于进一步厘清秦汉时期邰城聚落的内部结构,进而对研究秦汉郡县一级聚落的社会组织结构当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