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曾国藩的养生观:饭后三千步 睡前温水洗脚

2012年03月23日 08:3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曾国藩的养生观

  ●佘自强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有影响、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这位清末的湘军将领自小饱尝“十载寒窗无人问”的艰辛与孤寂,清苦的读书使他常“耳鸣不止,稍稍用心,便觉劳顿”。他在29岁时大病一场,病愈后他曾在诗里说“艰苦新尝试保身”,从此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他如此文弱的体质仍能戎马一生是绝不简单的。毛泽东曾在《体育之研究》中讲到,他师法“曾文正公临睡洗脚,食后千步之法,得益不少”。

  曾国潘曾说:“省思虑,除烦恼,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他曾在书信中道:“养生之道,以君逸臣劳四字为要。”他认为“君逸”就是养心,“治心当以‘广大’二字为药”。即人要清心寡欲,胸怀宽广,注意“静”、“节欲”,通过精神修炼达到修养的目的。“臣劳”即人的四肢要常锻炼,处于一定的劳累状态,才能筋骨常健,为“动”的养生之道。他认为养生还应“惩忿窒欲,少食多勤”。即少恼怒而知节啬也。为能少恼怒,他“以志帅气”、“以静制动”。他认为大病在身之人可支持的原因有这两方面。人疲惫不振是气弱。意志坚强者能根据气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聚神静气,若早晨贪睡,应尽快起床使自己兴奋起来;若百无聊赖时应坐以凝神,这就是“以志帅气”。久病虚怯,会魂梦皆不安静,要将一切杂念铲除干净,就自然有一种恬然意味,平静之余抗病能力就会增强,身体亦会逐渐好转,这就是“以静制动”。无论哪方面,指的都是精神调养,让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这种调养的理论,即以现代人医疗保健的眼光来看,也是科学的,值得后人重视。

  他非常之重视饮食和睡眠,常说:“养生之道,当于‘食眠’二字悉心体验。食即平日饭菜,但食之甘美,即胜于珍药也。眠亦不在多寝,但实得神凝梦甜,即片刻亦是摄生矣。”又说:“眠所以养阴也,食所以养阳也。”他曾说:“眠食有恒及洗脚二事,星冈公行之四十余年,余亦学行七年矣,饭菜后三千步近日试行,自矢永不间断。”这里看到他重视眠食的具体措施之一,是饭后三千步及睡前温水洗脚的助消化和助睡眠的方法。难怪毛主席说他师法这两方法后,亦大赞“得益不少”。

  曾国藩的养生观

  ●佘自强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有影响、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这位清末的湘军将领自小饱尝“十载寒窗无人问”的艰辛与孤寂,清苦的读书使他常“耳鸣不止,稍稍用心,便觉劳顿”。他在29岁时大病一场,病愈后他曾在诗里说“艰苦新尝试保身”,从此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他如此文弱的体质仍能戎马一生是绝不简单的。毛泽东曾在《体育之研究》中讲到,他师法“曾文正公临睡洗脚,食后千步之法,得益不少”。

  曾国潘曾说:“省思虑,除烦恼,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他曾在书信中道:“养生之道,以君逸臣劳四字为要。”他认为“君逸”就是养心,“治心当以‘广大’二字为药”。即人要清心寡欲,胸怀宽广,注意“静”、“节欲”,通过精神修炼达到修养的目的。“臣劳”即人的四肢要常锻炼,处于一定的劳累状态,才能筋骨常健,为“动”的养生之道。他认为养生还应“惩忿窒欲,少食多勤”。即少恼怒而知节啬也。为能少恼怒,他“以志帅气”、“以静制动”。他认为大病在身之人可支持的原因有这两方面。人疲惫不振是气弱。意志坚强者能根据气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聚神静气,若早晨贪睡,应尽快起床使自己兴奋起来;若百无聊赖时应坐以凝神,这就是“以志帅气”。久病虚怯,会魂梦皆不安静,要将一切杂念铲除干净,就自然有一种恬然意味,平静之余抗病能力就会增强,身体亦会逐渐好转,这就是“以静制动”。无论哪方面,指的都是精神调养,让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这种调养的理论,即以现代人医疗保健的眼光来看,也是科学的,值得后人重视。

  他非常之重视饮食和睡眠,常说:“养生之道,当于‘食眠’二字悉心体验。食即平日饭菜,但食之甘美,即胜于珍药也。眠亦不在多寝,但实得神凝梦甜,即片刻亦是摄生矣。”又说:“眠所以养阴也,食所以养阳也。”他曾说:“眠食有恒及洗脚二事,星冈公行之四十余年,余亦学行七年矣,饭菜后三千步近日试行,自矢永不间断。”这里看到他重视眠食的具体措施之一,是饭后三千步及睡前温水洗脚的助消化和助睡眠的方法。难怪毛主席说他师法这两方法后,亦大赞“得益不少”。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