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老兵工厂”变迁:工业起始于八路军的军工部
上党历史悠久,已有3000多年历史,地理位置险要,地高势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曾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说。但直至抗日战争之前,上党地区基本上没什么像样的工业。
上党“兵工”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先修后造、由仿到创、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它是抗日根据地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党地区的工业起始于八路军的军工部,以八路军的师属修械班、组扩展为修械所。1938年,129师挺进太行山后,曾建立起5个流动修械所,八路军总部在襄垣、决死纵队在沁源也各有一个修械所,但当时都只是能修配一些损坏的枪支和生产红缨枪、大刀片等简单的武器。
1939年,八路军在黎城县和武乡县都有了自己的军工部门和铁厂,同年,又将榆社韩庄的铁厂迁到黎城县黄崖洞进行扩建,经过半年多的边生产、边建设,逐步发展成有近700人的兵工厂,取名“军工部一所”,也称“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在太行、太岳的兵工厂还有:平顺县西安里的 “军工部二所”;辽县的“军工部三所”;武安县的“军工部四所”。到1941年,军工部各厂职工总数已达到3300多人,其中有留学国外的技术专家,有来自军队的领导干部,有归国华侨和大批知识青年,有来自敌占区大城市的技术工人,也拥有了相当120马力的蒸汽动力设备和简易机床。
从1940年10月开始,日军先后多次调兵强攻、偷袭、围困黄崖洞兵工厂。1941年11月,调集5000多名装备精良、气势汹汹的日本鬼子,兵分多路强攻黄崖洞。我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以不足1000人的兵力,英勇抗击,经过八个昼夜的激战,歼敌1000余人,以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开创了中日战况上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之纪录,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黄崖洞保卫战的重大胜利。
1942年,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为防止敌人对解放区兵工厂的毁坏性打击,首先就是要避其锋芒,军工生产厂不应大规模、过度集中,还要防避空袭,也要考虑到原料供给比较方便等问题。为此,兵工厂就开始“化整为零”,将大的兵工厂缩小规模,组成单一的产品专业厂,分散转移到比较偏远的山庄。兵工厂这样巧妙的分散布局后原来较大的工厂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在山沟里星星点点的小工厂,目标不大,不易被敌人发现。抗日战争到1944年是第七个年头,日军就成了“秋后的蚂蚱”,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扫荡”。军工部就再次及时调整了兵工厂布局,将厂址、人员、产品、设备等统一调配,分设为九厂一所。
中国人民经过8年浴血奋战,1945年8月14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八路军从日伪手中接收了长治发电厂和石圪节煤矿,并将隐蔽在偏僻山沟里的兵工厂逐步迁出、整合,分布在以长治为中心的上党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华北兵工局于1950年4月命令兵工一、二两厂合并,改称第一兵工厂。1951年9月,重工业部中央兵工总局,将第8、第10药厂也并入第一兵工厂,改编为中央兵工总局第三四二厂,规模再次扩大,由8个分厂变为10个分厂:包括南石槽炮弹一分厂、附城机器二分厂、西关翻砂三分厂、安居炮弹四分厂、长治火工五分厂、西关发电六分厂、故县炼铁七分厂、枣臻炼焦八分厂、长治内旺炸药九分厂、左权隘峪口十分厂。1952年9月,第二机械工业部又将第三四二厂改编成三个厂:原四五分厂组成三O四厂,厂名惠丰机械厂;原二六分厂组成三O七厂,厂名晨光机械厂 (后迁往南京);其余各分厂留为第三四二厂,厂名淮海机械厂。故县炼铁厂、枣臻炼焦厂归地方管理。
上党“兵工”,长期处在战争和山区环境中,居住、厂房、设备等不仅简陋,还常常动荡不安,工作、生产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广大“兵工”干部、职工,顽强地克服了重重困难,艰苦奋斗,为我军生产了大量的弹药和武器,修理了大批军械装备。上党“兵工”也和全国一样,经历了长期艰苦的战斗岁月及和平时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其不仅为长治市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的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任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