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精品拒绝"裸奔" 生产性保护需内外兼修
记者赵杰
文化学者出访国外,拿不出像样的民俗礼品;走红香港的天门糖塑,师傅愿意倾囊相授却招不到徒弟;美术院校学生国内屡屡捧奖,国际大赛却因没有民族个性被打入冷宫……昨日,在湖北省群艺馆召开的省非遗生产性保护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一股脑儿倒出了湖北非遗保护链上的尴尬事。拥有4个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10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湖北,如何化解这些尴尬,已成为当下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燃眉之急。
焦点一
非遗文化精品拒绝“裸奔”
即将启程赴马耳他考察的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黄念清,一开口就带着焦虑:眼看就要出发了,总要给外国友人准备些有地方特色的小礼品,但找来找去,只有几年前收藏的几双压箱底的来凤漆筷拿得出手。他感叹:“展示荆楚文化的非遗产品,实在太少了。”湖北省群艺馆副馆长张晓慧也有同感。每次带着项目参加对外文化交流,都因为缺乏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礼物而显得捉襟见肘。“我们的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里,有针法细致的黄梅挑花,江汉平原的皮影戏更是令人叫绝,包装和质量却不敢让人恭维。”江汉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张汉军直言,黄梅挑花绣花鞋垫装在简易塑料袋里,作为旅游纪念品的皮影选材做工也明显粗糙很多,“连关节都不会动”。“日本人一支笔、一包餐巾纸都将包装做到极至,我们的产品文化含量可比这些东西要高多了!”为了让非遗文化精品不再遭遇“裸奔”的尴尬,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何红一建议非遗衍生产品要注重包装。
焦点二
非遗文化项目面临失传
做好外壳赚眼球,有学者同时也对非遗衍生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担忧。近两年,国家对于传统美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与传统医药的手工炮制类的非遗项目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的要求,希望这些手艺活儿能在批量的市场生产中获得生命力。
然而,湖北省群艺馆民俗专家吴志坚却担忧的表示,有些项目非但不能生产,甚至已经因为无人传承,即将面临消失的危险。他举例称,天门糖塑曾经作为“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海报封面亮相香港街头,但封面上那只糖塑大狮子的制作者——天门糖塑唯一传承人、78岁的杨志谱,为收徒弟之事已经发愁了很多年——“老人现在不管是谁,‘只要给我人我就把我会的全教给他’,却还是没有一个人登门学艺。”
“不要总觉得自己的绝技绝活是下里巴人,没有文化自信。”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姚伟钧这样说。
日前,湖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艺术设计比赛已经拉开帷幕,与会专家表示,社会各界和高校新生力量的关注与参与,也许可以帮助非遗解决无人“亲近”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