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看预告片越来越难 观众呼吁少放商业广告
忠实的影迷,大多像爱看电影一样爱看预告片。不过,你还记得最近一次在电影院看到预告片是什么时候吗?
曾经,在正片之前放映下个档期上映影片的预告片,是电影院的惯例。然而很多观众发现,如今要在电影院里看到预告片是越来越难了。这两天,一个关于预告片的话题在微博上引起了影迷们的热烈讨论:电影院能不能少放映些商业广告,多放映些预告片?
能否看到预告片,需要碰运气
张小北是名编剧。他看电影有个习惯:提前入场,就为了看正片放映之前的预告片。不过他发现,在影院能看到预告片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几天前,他呼吁影院经理们在电影开场前多放映预告片的微博,引发了包括电影人何平在内的众多网友的共鸣和支持。很多人跟帖表示,自己和张小北一样,喜欢提前进场看电影预告片。但如今的电影院里,要么正片之前全是商业广告,要么连广告也没有就直接放电影,看预告片变成了一件需要碰运气的事。
观众为什么喜欢看预告片?在张小北看来,预告片是电影制作方和观众之间的一座桥梁,尤其是影院版预告片,最能体现影片的制作品质、类型、风格等元素,观众可以由此获得对一部新片的第一印象。时光网上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九成网友首选预告片作为自己的观影指南。
也正因为如此,预告片被比作是电影上映之前的“试用装”。好莱坞就非常重视预告片,电影院会在正片之前放映10到15分钟的预告片;业界不仅有专门为预告片配乐的作曲家和为预告片配音的演员,还有特别为预告片设立的奖项;制作公司甚至会根据观众对预告片的反应而调整影片内容。在我国,随着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预告片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从最初由剪辑师一人操刀完成,变成现在由宣传、发行和营销人员共同参与,还出现了专业的预告片制作公司——张小北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太空堡垒预告片工作室的创始人。他告诉记者,和过去仅仅交代影片主创、类型和公映日期不同,如今国产电影预告片正逐渐向好莱坞靠拢,与电影一样讲究逻辑和结构;预告片的发布也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堪比系列工程,可以延续两三个月甚至半年,在不同时机相继推出前导预告、中期预告、贴片预告和终极预告,将影片的多个卖点一一展现出来;而其中的贴片预告,就是观众在电影院看到的影院版预告片。有些观众会将电影院大堂循环播放的预告片当做影院版预告片,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一位影院经理告诉记者,影院版预告片的制作要比大堂版精良许多,前者甚至可能耗时一个多月、耗资上百万元;大多数国产影片都有提供影院大堂播放的预告片,其中往往只有半数左右的电影具有制作影院版预告片的实力。
除了制作精心之外,预告片的放映也很有讲究。说到底,预告片是一种电影营销手段,最根本目的在于广而告之,所有片商都希望自家的预告片能“傍住”热门大片。观众或许还记得,《变形金刚3》去年暑期档在国内上映时,正片之前的广告时间相继出现了《一代宗师》和《龙门飞甲》两部影片的预告片;眼下3D版《泰坦尼克号》上映在即,有业内人士估计,届时贴在该片之前的预告片一定也少不了。
进一步是鸡翅,退一步成鸡肋
普及了这么多预告片的知识,接下来就要回到开头的问题:这么重要的预告片,为什么在影院里难寻觅?
对于网友的不满,有影院负责人感到很无奈:如果有片商愿意来谈,“影院当然愿意放映预告片”;但从来没有片商就预告片的放映与影院谈过,找上门来的都是商业广告。影院只是被动接受发行商送来的片子,至于这部影片前面有没有贴上预告片,影院根本无权决定。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预告片的放映确实是片商之间商谈的,与影院无关。举例来说,就是A片即将上映时,B片方会找A片方表达贴片意愿,如果A方同意,事情就成了。
但影院真的如此无辜吗?上海东方电影发行公司发行部经理屠一中告诉记者,目前一部电影在进行数字化打包时会包含三部分:商业广告、预告片和正片。过去,这三部分是个统一的整体,差不多从去年开始变成了三个独立的数据包,这样一来,不少影院索性就不下载预告片了。东方发行公司在市场调查时就曾发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一部贴有预告片的电影,在影院放映时却只剩商业广告和正片了。
利益驱动,被认为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记者从几位业内人士那里了解到,预告片的放映主要是以片商之间资源置换的方式进行的,今天你的预告片贴在我的电影前面,明天我的预告片贴在你的电影前面,就像是一种业内的友情互助;制片方也不会因为放映预告片而付费给影院,更没有相关的合同约定电影院必须放映预告片。如此一来,再加上技术便利,电影院对预告片自然是手起刀落,删你没商量了。有人计算过,一天下来,由此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为单厅增排一个场次。
在商言商。表面看来,预告片既不给钱又占用时间,的确是影院的负担。然而很多人指出,从长远来看,预告片同样会给影院带来商机,因为它会勾起影迷看下一部影片的欲望。网名为“圈内电影人吐槽马甲”的影评人就分析说,预告片是吸引观众“返场”的重要手段,由此带来的票房收入可以弥补场次减少的损失;何况像《变形金刚3》那样需要争分夺秒多排场次的电影并不多。而更极端的情况是,随着业界对预告片越来越重视,制作越来越精良,不排除有观众为了看预告片而掏钱的可能——影评人崔汀举了个例子:当年就有一些影迷为了看《星战前传1》预告片而购买电影《围困》的票。
目前业界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尽管预告片只有短短几十秒钟,却是成熟电影工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电影院对预告片的轻视会造成恶性循环。已经有观众注意到,为了让影院手下留情,有一些贴片预告片时长从原先的90秒缩减到了30秒,根本无法起到预告片的作用。在张小北等人看来,要让更多的预告片回到影院,使之真正成为鸡翅而不是沦为鸡肋,需要制作、发行和放映各方的协作,电影院需要有更加长远的考量,片方也应该为预告片的放映分担费用,同时制定相应的行业规则对影院放映预告片进行规范。这也是预告片在北美电影市场的成功之道。
记者 邵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