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发现战国古墓 一块楠木棺木得8人抬
楠木棺木被运送至博物馆
据称古墓中原本还有一个小箱子和一把青铜长剑,可能被当地居民捡走了。
20日,泸州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迎来了新成员:12块大小不一的楠木棺木、254枚古钱币和1块铜质器皿残件。经合江文管局和当地专家初步勘查,推断这些物品的主人,极可能生活在战国末期至秦朝初期。合江历来是通往黔北的交通要冲,同时也是古代巴人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这些文物的发现,很可能会让合江的历史改写。
据称,墓葬中原本还有一把青铜长剑和一个小箱子,现在已经遗失。合江县文管局局长贾雨田介绍,这些出土的墓葬文物,在泸州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施工时发现和“状元桥”相距500米
3月17日,合江县文物局接到合江县110报告,合江镇凤仪山施工工地发现古墓。该县文物局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对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现场已被挖出一些棺木残部,棺中没有尸骨,是一个空棺。据了解,该墓葬是工人16日晚施工时,挖掘机挖出来的。由于天黑,工人没看仔细,清理泥沙时把棺椁中的一部分东西一起清理出去了。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了解到,该古墓大致为东西朝向,一头朝向赤水河,另一头朝向长江。古墓的椁中残留有白膏泥,为棺木的防腐剂,棺椁下方的“腰洞”已被泥土填满。“距离古墓约500米的地方,是以前的状元桥和孔庙,如今还有畔祠遗址。”合江文管局工作人员张采秀介绍,这座古墓的葬法,很像古代巴人的船棺,棺木之间没有用钉子及木楔等衔接,而是直接扣合。
竖穴式古墓挖出厚重楠木和古钱币
张采秀介绍,该墓葬形制为竖穴式,墓圹残长5米,宽3米,墓底及四周用楠木铺筑。楠木外表涂着黑漆,但表层已被腐蚀,大小不一,共有12块。底板均长4.6米,厚0.6米。档头长2.25米,宽0.2米,厚0.6米。“抬其中一块8个人抬都很费力。”
墓葬还出土了一块器皿残片以及254枚大小不一的钱币,最大的钱币直径有3.5厘米,最小的直径2.5厘米。每枚钱币正面篆刻“半两”二字,背为素面。“类似五铢钱,但真正的五铢钱无论大小、厚度都是一致的。”张采秀推测,这些钱币可能是仿制的冥币,是古人用来祭奠死者用的。
经合江文管局和当地专家初步勘查,推断这些物品的主人,极可能生活在战国末期至秦朝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