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回桂林一天吃三四次米粉 桂林话纯正
摄制组在首都国际机场出口采访白先勇。
宁国铭 闭 磊 唐 昆 文/图
他是当代中国著名文学家。怎样的生活历练,形成了其作品文化乡愁的特质?他是一名超级昆曲迷,怎样的付出让他实现从昆曲义工到昆曲复兴倡导者的华丽转身?
白先勇说:“很多人问过我——你的故乡到底在哪?我说,我地理上生长的故乡在桂林。在台湾、在台北,又住过11年,那个地方对我的成长也很重要。我在美国又住了40多年。要是说真正的故乡,我精神上的皈依,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才是我真正的故乡。所以回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来,我就觉得好像回到家乡一样。”
白先勇,当代中国杰出文学家,旅居海外40多年。如今,已经75岁高龄的白先勇频频往返于大陆、台湾和世界各地,不知疲倦地推广着他心中眷恋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在首都国际机场,白先勇接受采访时说:“这次到北京来,是为了在北京大学讲课,讲昆曲课。”
白先勇在北京大学开设的昆曲选修课程深受学生欢迎,这一课程是2009年秋天启动的“白先勇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的一项内容。很多学生早早就在教室里占了座位,一些校外的学生闻讯也前来旁听,教室里座无虚席。专业演员在课堂里现场表演了昆曲《游园惊梦》片段。
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距今已有500年以上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之美于一身,有“百戏之母”称号。2001年联合国首次评选“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将中国的昆曲列为19项世界文化遗产之首。
白先勇告诉记者:“我在北京大学设立的昆曲课,在苏州大学也设立过。现在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替他们成立了昆曲中心,也去台湾大学讲昆曲课,我希望在大学里让同学们先了解我们自己的古典美学。”白先勇说,自己不会唱昆曲,只是一名喜欢昆曲的戏迷。那么,他在昆曲界的名望从何而来?又为何这么热衷于推广昆曲呢?
1989年,白先勇应邀发表了与昆曲《游园惊梦》同名的短篇小说,描述一位台湾军官的昆曲情。小说借昆曲抒乡愁,表现了一群漂泊离散的异乡人和一个忧患重重的大时代。可谁也没有想到,此后的20多年间,白先勇的名字竟然与昆曲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喜爱昆曲,近年来更致力于昆曲的推广,他自诩“自己做了20年推广昆剧的‘义工’”。
白先勇出生于1937年,父亲白崇禧为国民党桂系高级将领,幼年生活在桂林。1944年抗战中桂林沦陷,他随着母亲迁往重庆。1945年抗战胜利后,白家迁往南京、上海,随后去了香港。1952年,白先勇随家人从香港迁居台湾。1958年,他在大学时代发表了《金大奶奶》,从此在文学创作上一发不可收:1963年赴美攻读硕士课程;1965年起任教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在那里定居。他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作品,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其中,短篇小说集《台北人》被《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第七名,奠定了白先勇在当代华人文学界的地位。
在白先勇记忆里,总是在不断地搬家,从一所房子搬到另一所房子,在一所学校与同学们还没熟起来就转到另一所学校。幼年开始不断漂泊的生活,为他的文学奠定了“失落”与“悲怆”的底调。在他笔下平凡的生活中,总有漂泊打下的乡愁烙印与浓郁厚重的历史感。他的桂林话说得很纯正,对桂林、对广西,天生有一份感情。他的小说《花桥荣记》以家乡桂林为背景,讲述一群流落台北的广西人的思乡之情。故事中多处写到桂林米粉,给人暖暖回味的感觉。从一口米粉,品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
白先勇笑道:“我回桂林时,早餐去找米粉吃,中午吃米粉,夜晚吃米粉,消夜又跑出去吃,一天吃三四次!”
在北京,白先勇在家乡人的帮助下吃到正宗的桂林米粉后,挥笔题写了“家乡味”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