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徐行可义举震惊全国 曾一次捐赠毕生收藏
图为:青年时期的徐行可
图为:徐行可捐赠的珍贵的书画作品 (资料图片)
记者郑志方 实习生齐薇
编者按:目前,湖北省、武汉市两大博物馆馆藏文物共计30多万件,除考古发掘和文物转交以外,其它多数为向社会征集所得,如一代收藏大家徐行可曾向省图书馆捐出10万册图书,向省博捐出7700多件文物,震惊全国;武汉市文物交流中心曾为武汉市博物馆征集了4万余件文物,价值超亿元的镇馆之宝——元青花梅瓶,仅用600元购得……随着时代的变迁,文物收藏越来越热,当今社会还有文物捐赠吗?文物征集数十年的历史中,有哪些让人震撼的故事?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国宝“征途”》,揭秘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
震惊全国
捐出用生命换来的宝贝
在湖北,谈及文物捐赠,徐行可的名字不能不提,他将毕生所藏的10万册图书、7700余件珍贵文物一件不留的捐赠给省图书馆和省博物馆,他对省图书馆以及省博物馆非出土文物的贡献,至今无人能及。
徐行可生于1890年,武汉人,曾留学日本,先后执教于武昌图书馆专科学校、北京辅仁大学等。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中华典籍散佚严重,徐行可奋然以救书为己任,全心致力于古籍的搜集。至新中国成立之初,徐行可呕心收藏的古籍近千箱,所涉数千种类,总共10万册。此外,他散尽家财收藏的书画、碑帖、印章、铜镜等共7700余件,均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和书画艺术珍品。
徐行可在收集图书文物的一生中,经历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有一次,他从一书商那里得知有一本全国仅存4部的明崇祯刊本《皇明经世文编》,虽然对方开出了令内行人都却步的700大洋高价,但徐行可一咬牙还是买了下来。
抗战时期,日寇在对武汉进行狂轰乱炸,徐行可为了抢救武昌旧居里的书籍,不顾家人的劝阻,冒着枪林弹雨用船将书籍运到汉口租界,尽管炸弹投下的地方与他只是咫尺之遥,但为了保护书籍,徐行可誓不离开,与藏书同生死共存亡。
纪念善举
省博为徐行可举办“个展”
省博物馆保管部主任蔡路武介绍说,早在解放初期,徐行可就向董必武表明了自己的捐赠意愿。回到武汉后,经过多方的协调,徐行可将首批6万册古籍图书捐赠给中科院武汉分院。1959年,徐行可突发疾病离世,徐家后人按照徐行可的遗愿,将其收藏的4万册古籍捐赠给湖北省图书馆,7700余件珍贵文物捐赠给湖北省博物馆。1961年,中科院武汉分院将徐行可首批捐赠的图书划拨给湖北省图书馆,至此,徐氏10万册藏书“合璧”归属省图书馆。
据了解,目前省图书馆馆藏的5万余册古籍善本,一半以上为徐行可所赠,其中多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目录。2009年,省图书馆将徐行可捐赠的古籍全部数字化,建立数字图书馆供市民上网阅览。
5月10日,记者来到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万全文说:“徐行可先生50多年前的捐赠,是省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捐赠。”万全文说,徐行可捐赠的文物中,有许多都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弥足珍贵。
万全文表示,徐行可所捐赠的古籍对我省乃至我国文献的编纂,都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在我省修复黄鹤楼时,徐行可收藏的明万历刻本《黄鹤楼集》,为黄鹤楼修复设计和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该印本至今仍陈列在黄鹤楼内。建国之初,我国编辑出版《中华大典》,我省负责编纂《明清文学分典》和《语言文字典》,徐行可所捐藏书作为重要的文献宝库,为我省的编纂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010年是徐行可捐赠古籍文物50周年纪念,当年11月,湖北省博物馆专门举办了“著名收藏家徐行可捐赠文物精品展”,官方博物馆为个人举办藏品展实为罕见,也足见徐行可的贡献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