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钓鱼城》北京上演 呈现人性之美
钓鱼城座落在重庆合川区合阳镇嘉陵江南岸,由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峭壁万仞,城墙在四周绝壁上依山势而构成,雄伟坚固。 南宋年间,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玠在此筑城,以抵抗元军。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而进攻大宋,次年2月兵临钓鱼城,钓鱼城军民在主将王坚的率领下顽强抗击,双方僵持至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逝于温泉寺。.
在重庆合川,有该市唯一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旅游胜地钓鱼城,还有全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千年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涞滩及其宋代石刻艺术的瑰宝“涞滩二佛”。钓鱼城钓鱼城位于合川市嘉陵江南岸钓鱼山上,占地2.5平方公里。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传说有一巨神于此钓嘉陵江中之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
中新网北京6月26日电(陈小愿 杨康琪)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唯一的歌剧作品《钓鱼城》26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这是该剧诞生以来首次走出重庆,在全国性舞台上亮相。演出中,舞台上移动的城墙及变幻的场景,给人动人心魄的感觉。
歌剧《钓鱼城》取材于700多年前发生在重庆市合川钓鱼城的真实故事。宋末元初,蒙古人攻打重庆合川钓鱼城36年未果。在此期间,攻方统帅大汗蒙哥战亡,钓鱼城内十万民众饥寒交困、甚至出现“易子而食”。随着忽必烈缔造的元朝打开了天下一统的局面,攻守双方主要人物在经历战与和、生与死、爱与恨、局部与全部、名节与道义的极度纠结后,最终用理智战胜了情感,用和平解决了生死和战争。
在思想主题上,该剧宣扬了“以人为本”、“以和为天”的历史主题,表达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和为上”的主流价值诉求;在人物塑造上,该剧着力刻画交战双方统军人物的内心挣扎,将非凡的历史人物平民化、形象化;在音乐创作方面,该剧将北方蒙古与西南川蜀不同地域风格的音乐元素,在同一个时空的舞台上衔接融合,突出了剧中人物形象的时代、民族和地域特色。
本剧向观众展示了“忠义”与“人性”,“生”与“死”的激烈博弈。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通过人物内心对“战”与“和”的强烈纠结和艰难抉择后,战争双方弃搏杀、铸剑为犁,带给观众深深的思考,更凸显了该剧“以人为本、以和为天”的主题,鲜明地反映了民族大融合过程中的人性之美。既体现坚强抗战、忠贞不渝的精神,也有和平统一、民族和解这样更高的一种境界;既还原历史真实,更突出蒙汉和解、民族团结。
全剧紧紧围绕守城和攻城的矛盾冲突展开,集中体现了主人翁王立和忽必烈两个各自内心激烈的搏杀,把历史的重述和人文的梳理化成审美形象,让人进行荣与辱、功与罪、生与死、爱与恨、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演出中,音乐创作雄厚大气,演员阵容强大,唱腔中融会了一些巴蜀民歌,并运用了戏曲的韵律、节奏、板式等手段,其和声的处理与多声部交织,显得张力十足。
据介绍,重庆市歌剧院为歌剧《钓鱼城》组建了240余人的强大演出阵容,并在剧中大胆启用年青演员提纲主角。演出阵容中,10位年仅9岁的儿童演员引人关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