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基将再来北京 一书在手不如一券在握?
一书在手不如一券在握?
刘建民
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一旦说话者与写书者同为一人,又当如何?毕竟既写得好又能白话的高人世非罕有。比如经济学家郎咸平,比如有好莱坞“编剧大师”之称的罗伯特·麦基。
郎咸平电视上四处演说并隔三差五地出书,尽管字号大,行距宽,但题目每一次都咄咄逼人。麦基的《故事》中文版自2001年8月问世以来,至少印刷了10次之多,而其“故事结构”的讲座属于世界巡回,据称场场爆满。
由一书在手的读,到一券在手去宾馆饭店正襟危坐的听,区别有多大?
差异着实不小。
出自郎咸平之手的一本书,价高者36元,价低者20多元且出版年月稍早。我手头这本麦基写的《故事》是去年印刷的,稍贵,46元。但比起听他们演讲或课程,当然便宜得不止三千两千。
媒体上说,罗伯特·麦基将于今年9月下旬再次来北京举办讲座。至于为什么还要来,麦基对此的解释是,中国编剧对写作的虔诚深深地感动了他。不过感动归感动,钱是万万不能少的。报道讲,今年的培训费从5000元涨到7000元。
日前,不知哪位不开眼的传给我一份关于“危机下中国企业‘有效行动方案’特别课程”的电子邮件,课程的主讲人为郎咸平、韩永生、白立新。特别课程分嘉宾和贵宾,嘉宾:5000元,贵宾:7800元。超出的2800元,可以享受“前二排就坐,获得郎教授讲经营战略的移动课堂一套,享受与韩永生、汪俊宏教授一对一交流”的待遇。
看来,从读到听,不仅区别于“纸上得来”与“耳食之言”。阅读是一己的默默单向接收,可以重复,而演说、授课是华丽的聚会,是面对面单向的一次性交流。当然,想要一对一的双向交流,必须加钱升级为贵宾。
有人会讲,听磁带或CD,与看音乐会差别甚大,看书与听演讲自然也该不同。当然,学者也好,专家也罢,大概考虑到直面观众、现场氛围,不少演讲稿往往比其著作、论文生动活泼,理中含情。另外,演讲或讲座针对性强、当下的色彩浓,甚至负责任的演讲者还会带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危机下中国企业‘有效行动方案’特别课程”不就以“请在2012第四季度来临前做好准备”等十几个字突出强调了时效色彩吗?
其实,书读进去了、读懂了,与听演讲听进去了、听懂了,都好。当然,对那些耐不住寂寞,又喜欢场面的人而言,听讲座或演讲,仍不失为求知解渴的良方。而潜心研读,则有助于在反复切磋琢磨中领会一种方法和理论。不过,在当下,读过谁的书,系统、整体地理解了谁的观念不是卖点。参加过什么班,听过谁的课,成为了谁的学生,倒很可以炫耀一番。
去年,麦基首次在中国举办的编剧培训班吸引了600余名听众。也不知陈凯歌有没有前去洗耳恭听。但愿没有。因为此前的陈凯歌因《无极》博得骂名无数,掉入“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泥潭。而最近他执导的《搜索》深获好评,被观众认为“故事性是该片最大的看点”。经历了如此浮沉毁誉的陈凯歌足以另写一本《故事》了。
“一部电影如若不了解观众的反应和期待,必将行之不远。你必须以一种既能表达自己的想象,又能满足观众的欲望的方式来构建自己的故事形态。观众和其他诸多要素一样,是设计故事的决定力量,因为没有观众,这种创作行为便失去了意义。”这是麦基《故事》前言中的一句话,我想,诸多影视教科书中未必没有表达过类似的意思,只不过许多导演和编剧们没有读进去,或没有当回事去实现而已。所以有必要花大价钱买一张入场券去听一听演讲,也更有必要捧书在手,认真地读一读,没准儿会有殊途同归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