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记忆与印象》编者:阅读史铁生是一场灵魂对话

2012年07月17日 15:02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2010年12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先生因病去世,震动文坛。一时间,各种纪念活动,追思文章纷纷涌现,以表达人们对这位当代最受尊敬的作家的哀思。这位与病魔作战大半生的哲人,没能再见到2011年的阳光,实乃文坛的不幸。如今,距离这个悲伤的日子已经一年多了,出版社又再版了他的文集《记忆与印象》,仍备受关注。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文坛也像戏台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很多作者几天没露面就被遗忘。而史铁生的文字,一版再版,魅力不减。其中的奥秘又在哪里?日前,记者专访了《记忆与印象》的策划编辑康慨,来给大家谈一谈这本文集出版的因缘,以及史铁生先生的永恒魅力。

  1结识陈希米

  高贵的人在任何场合都会表现得那么得体

  山东商报:史铁生先生离去一年半多了,他刚去世的时候,出了不少纪念他的书,现在你们出版这本《记忆与印象》又是什么因缘呢?

  康慨:就个人来讲,我很早就是史铁生老师的读者,记得高中课本那篇《我与地坛》节选,当初还反复阅读,并在田字格本子上认真抄写过。他对我来说是一种内在的心灵支撑,每当我遭遇困境的时候,总是想读一读他的文字。做编辑之后,一直想找机会拜访史老师。在史铁生老师去世前一个月,经公司老总介绍,我拜访了史老师的夫人陈希米女士。那次见面我问到史老师的情况,陈希米女士说史老师一切如常,意思是说:“职业生病,业余写作”,身体也没有特别的兆头。万万没想到,一个月之后就得知了史老师去世的消息。

  再一个月之后,我又见了一次陈希米老师,见面之前本来有些忐忑,以为气氛会很悲伤,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安慰的话好。结果在整个见面过程中,陈希米老师依旧开朗健谈、睿智的话语不时流出,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悲伤。这一次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脑子里一直在徘徊两个想法:第一,真正的悲伤不是外向的,表现给所有人看,而恰恰会寓于最平常的言行之中;第二,高贵的人在任何场合都会表现得那么得体。

  从这次以后,我和陈希米老师的联系渐渐多了起来,于是以后的合作就顺理成章。出版这本《记忆与印象》是因为我们都觉得以前出过的版本不够理想,而且有画家朋友画的新图也值得加在书中,于是很自然而然的我们就运作出了这个版本。但愿读者们能够喜欢。

  2新增加的插画

  没有提到名字是画家的一种奉献形式

  山东商报:看介绍,本书都是史铁生先生的遗孀陈希米女士亲自审定的,陈女士对史铁生的创作有怎样的帮助,她对史铁生的文字是否有超过我们一般人的更深刻的理解?

  康慨:每个读者对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都不会完全相同。陈希米女士一定最了解史铁生先生创作时的感受和思想。有人说“只有一条好腿的陈希米充当了史铁生的眼睛和双腿”,把陈希米送到史铁生的身边是上帝对他最好的眷顾。

  山东商报:书中有好多幅配合文章的插图,是史铁生先生的画家挚友创作的,但没有提名字。这些画作又是什么因缘得以和文章一起出版?

  康慨: 没有提到名字是画家的一种奉献形式。这些画作是画家专门为本书而画的,那是一个多么热爱艺术的人,但愿这本书的出版得以让这些画作和文本互相为对方赋予全新而完整的生命。

  3 《记忆与印象》的主旨

  站在人生的此岸回望,史铁生发现了隐匿已久的生命真相

  山东商报:您本人最早接触史铁生的作品是什么时候,当时读了他的文字有什么感觉?

  康慨:上学时就读过史铁生先生的《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作品,在他的作品中我看到了生命,看到了真真切切的可以触摸的生命,以及可感受的死亡。在我们面前,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它们挡住了我们的眼,让我们没有那样的宁静心情停下来,感受自己脉搏的跳动,自己生命的真实存在。

  山东商报:我在十几年前读到了《我与地坛》,受到强烈震撼,重读过多次,后来又看过《病隙碎笔》,这本《记忆与印象》与这些代表作有什么不同和特色?

  康慨:《记忆与印象》是一部构思独特的散文集,主旨深刻、文字优美,以饱含深情的细腻笔触讲述了故乡、故人、故事。书中写童年伙伴、青年际遇,写故乡变迁、隐秘家史,写了邻居小姑娘姗姗、写了B老师、传奇的梅娘,写了看电影……一篇篇极精彩的凡人小传,连缀成一全本悲欣交集的人间戏剧,京味浓郁,动人心弦;完整展现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和坎坷心路。  站在人生的此岸回望,史铁生发现了隐匿已久的生命真相。他充满神奇魅力的文字,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并有一种对命运的诗意把握,让我们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

  4史铁生的魅力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山东商报:翻开书,第一页就是史铁生先生灿烂的笑容。这样通透的笑,是我们一般健康人都难得展现的,他却如此阳光,您觉得这样的笑是怎样锤炼出来的?

  康慨:真正强大的人,不是你看起来有多健壮,你可以说自己能战胜多少困难,真正强大的人是即使身临无望的困境,依旧努力寻找生活的快乐。周国平先生对史铁生先生的一段评价也很能说明问题:“铁生是中国当代最有灵魂的作家。无论见其人,还是读其文,我相信人们都会有一个感觉:铁生的生命真是太健康了。健康的生命,第一元气充沛,富有活力,单纯,开朗,第二善于同感,富有同情心,平等,善良。铁生就是这样,身体的疾患没有给他的生命带来一丝悲苦和阴郁。”

  山东商报:这是个浮躁的时代,许多作家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很难被记住,史铁生先生的持久魅力在哪里?

  康慨:阅读史铁生先生的作品是一场灵魂的对话。在市面上的文学类书籍中并不易找寻。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5关于文字的永恒

  如尼采所说,我喜欢那些能让我不时微笑的文字

  山东商报:再版他的作品,预计读者群都有哪些?

  康慨:您在上面的问题中也提到了我们身处在一个浮躁的时代,社会越是浮躁,人们的灵魂越需要滋养,所以《记忆与印象》适合现下每个人阅读。

  山东商报:最近两年,散文又逐渐热了起来,您怎么看这股热潮?这对文学创作和出版有什么影响?

  康慨: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可以深刻、可以轻松、可以表达感悟、可以抒发情感。当今读者的阅读口味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阅读、浅阅读,而散文能很好地承担这样的需求。文学创作和出版都要考虑读者的需求,一般的文学只是简单地满足需求,而好的文学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会创造需求、深化需求。史铁生的文字属于后者。

  山东商报:您个人认为能有持久魅力的文字应该是什么样的?

  康慨:文字的魅力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讲究的是干货,每一句话是否有承担有重量?整个的文章是否表达了某种耐人琢磨的意义?形式讲究的是美感,是赋予内容以灵魂。有美感的文字会让人沉浸其中,让人时时能感受到阅读的愉悦。如尼采所说,我喜欢那些能让我不时微笑的文字。

  ■ 白描史铁生

  我看史铁生

  □陈村

  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

  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肾亏却没有阴湿之气。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观赏自己,观赏上帝的手艺。(有删节)

  ■ 史铁生语录

  ◎永恒的距离,才能引导永恒的追寻。永恒孤独的现实才能承载永恒爱情的理想。所以在爱的路途上,永恒的不是孤独也不是团聚,而是祈祷。

  ◎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我的位置;我爱着他,爱着你,其实只是借助别人实现了我的爱欲。

  ◎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要求一切都实际且明晰,岂止是在扼杀文学,那是在消灭理想和进步。

  ◎年龄可以是一堵墙,但墙可以有门和窗。一个人,不管有什么样的政治见解和文学主张,只要是真诚的,是自己的,她(他)的死都是一座纪念碑。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