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伉俪清贫中坚守舞台 十年如一日传承国家非遗
中新社鄱阳7月18日电 题:赣剧伉俪清贫中坚守舞台十年如一日传承国家非遗
作者 王昊阳
欢快的胡琴声伴着密集的锣鼓,身着丝绸戏服的吴婷手舞花枪,急步盘旋,厚底皂靴在戏台上如飞轮般转动,一番激烈的“枪战”后,将老生刺倒在地,台下响起一片呐喊。转到后台,吴婷脱下戏服,已是汗流浃背。
吴婷是江西鄱阳县赣剧团演员,扮演老旦角色,她的丈夫余少鹏在赣剧团担任乐队演奏员,二人携手在赣剧团“妇唱夫随”已历十年寒暑。
赣剧是江西特色剧种,起源于明代的弋阳腔,旧称“饶河戏”、“广信班”,由高腔、弹腔和昆腔组成,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2011年,赣剧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鄱阳县赣剧团的前身是鄱阳湖畔小渔村江家山的一个民间职业剧团,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成为江西省最大规模的县级剧团。赣剧深受农村观众喜爱,赣剧演员们扎根在农村,经常一演就是大半年。
吴婷的父母也是赣剧演员,吴婷从小跟随父母演出,初中毕业后进入艺校学习,1994年开始学戏,2001年进入赣剧团成为正式演员。余少鹏也是艺术世家出身,他性格敦厚,爱好音乐创作,一有时间就作曲,或者吹笛子、拉二胡。2003年,同在赣剧团工作的余少鹏和吴婷结为连理。
常年在农村演出的赣剧演员,工作量极为繁重,有时一天要演出3至4场,几乎没有假日。结婚第三天,余少鹏和吴婷来不及度蜜月,就下乡参加演出。吴婷还清晰地记得,2004年6月18日,她生下儿子还没有满月,就登上舞台,排演一部重要的新戏《詹天佑》。
除了8月至10月的酷暑时节,每年正月初至腊月底,演员们几乎都奔波在外,很难与家人团聚。“我儿子今年9岁了,从他出生至今,我只带过他一个月,因为我们长期在乡村演出,收入也不高,请不起保姆,只能让母亲帮忙照料。”
当记者问起她的儿子,吴婷的眼角泛起泪光。“平时很想儿子,到了晚上8点左右,儿子都会打电话给我,有时我正在演出,没有接到电话,等到演出结束时,已是深夜,回拔电话,儿子已经入睡了。”
忍痛割舍亲情,吴婷把一切献给了艺术。作为一位母亲,她心里很愧疚,但为了这份事业,为了弘扬传承赣剧艺术,她无怨无悔。
余少鹏和吴婷结婚10年,在赣剧团工作收入微薄,每人每月工资仅有800余元人民币,另加场次补贴,人均年收入不到两万元。“收入只够维持温饱,但我们还要坚持下去。”业余时间,余少鹏依然刻苦进修,拜知名作曲家程烈清为师,学习作曲,提高艺术创作水平。
困扰赣剧发展的,还有人才断层问题。“鄱阳县赣剧团现有50位演员,年纪最大的38岁,最年轻的25岁。现在剧团里没有20岁以下的人学戏了,这个行业在外人眼中看来不赚钱。”吴婷表示,赣剧需要年轻人接班,希望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多培养年轻演员,让赣剧能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近年来,鄱阳县赣剧团逐步走出困境,通过种种营销方式拓展市场,成功进入浙江温州、绍兴等地演出,并与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景区合作,提高了剧团生存能力。目前剧团每年下乡演出时间超过8个月,演出近500场,观众达200万人次。
在清贫中守护,在快乐中坚持,赣剧团的演员们在舞台上以高吭的腔调延续他们的梦想,在日复一日的演出中传承、保护、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婷说,“或许前方还有困难,但我们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