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拍卖被低估 一定程度上减少"伪古籍"的存在
2012春拍尘埃落定。中国书画、古董珍玩、现当代艺术作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三驾马车一直是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中流砥柱,虽然跟去年相比,也有不如意。但总体是乐观的,毕竟我们不能苛求春拍市场一直像地产一样年年见涨,偶有回落想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过,对古籍拍卖来说,不仅是行情见涨,更是稳中求升,成了一枝独秀,这其中除了市场因素,或许得益于古籍的存世数量越来越稀少相关。因此,古籍拍卖看上去很美好。
说到古籍拍卖,业内有一句老话:“古籍市场没有书画火爆,一是懂行的少,懂行的没钱。”这也许是制约古籍拍卖的关键因素,毕竟对古籍缺乏了解是导致古籍善本被低估的原因所在。“1949年前一套宋版书的价格远高于宋画、宋瓷。就像早期书画、瓷器市场一样,不懂行的在购买过程中变成懂行的,古籍也需要经历这个市场过程。但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其价格和市场认知度均较低。”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曾表示。
不过,也有人认为,近两年古籍善本市场一直呈现稳中有升的局面,但囿于精品少藏品大都“秘不示人”,使得整个板块的知名度远远落后于以齐白石、张大千为代表的近现代书画。而今年,古籍善本无疑成为了春拍中的另一个热点,由海内外孤本、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领衔的179部近500册“过云楼藏书”被整体拍卖,它们不仅是传世孤本,也是目前海内外所藏部头最大的完整宋版书,保存了大量失传古籍中的部分内容。为此,北京匡时特地将本次拍品的保证金提高到5000万元人民币,成为国内艺术史上的最高保证金。拍卖由此惹起的北京大学和凤凰出版之争,虽然它最终归于江苏,也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归宿,这也让藏家见证了古籍善本的价值所在。
据了解,早在7年前,这部分藏书曾以2310万元的价格在中国嘉德拍出,一度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最高价。七年之后,这批古籍再次露面,此次近500册“过云楼”藏书,底价达1.8亿元人民币,令人乍舌。这最终拍卖价格为中国古籍市场创造新的标杆:原来古籍善本还能有如此大的市场能量。有资料显示,自从2009年艺术品市场牛市发动以来,古籍善本也迎来了“春天”。在这一年,多件古籍善本的拍卖价突破百万元大关。到了2010年,更是大放异彩,不仅拍卖专场增多,且成交额也明显提高。以中国嘉德为例,古籍善本2010年总成交额达9090万元,2011年的成交总额为1.34亿元,其中元抄本《两汉策要十二卷》以4830万元创出中国古籍拍卖世界纪录。
不仅如此,最近几年,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也有古籍春拍专场出现,比如在6月举行的天津瀚雅今古斋春拍上,拍卖品多达500余件,自然是有不俗的拍卖成绩。古籍拍卖虽然并不像书画拍卖那般热闹,却也是看点:手稿、信札、碑帖、稿抄本、批校本、官刻、活字、版画、精刻本、珂罗版……内容繁多,如何辨别这些版本的差异,如果不是长期从事书业的人,怕是难以搞清楚这其中的真和伪,而这难度很显然比书画、文玩杂项的识别要高。其实这还有一个原因是古籍的保存虽然跟书画类似,但存世数量显然更为稀少一些,因此其价值容易被低估。不仅如此,由于书画、文玩杂项拍卖的热门,使大量收藏的热钱流入到那一方;古籍更像是拍卖的冷门,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这对古籍拍卖也是好事,至少是由于价值被低估,不会有那么多的“伪古籍”(书画的作伪更有利可图一些)出现,还能保存那么一点清洁的气象。这对古籍收藏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不过,古籍善本在行家的眼里,却是艺术品市场的“蓝筹股”,但不管怎样,在未来的春拍市场上,古籍善本市场固然也会有冷有热,而构建一个理性的古籍春拍市场或许才是最为重要的,毕竟这跟书画拍卖还是有着差异的。
朱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