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书展“自制热点” 确保受邀名家“不打哈欠”

2012年08月01日 14:44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俞霞 制图  

  “今年参加上海书展的名家,一定很少有打哈欠的。”昨天看到2012上海书展的名家邀请名单,一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说。当然,这一切都源于上海书展不跟风的“自制热点”的一贯做法。

  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的2012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8月15日至21日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除了名家云集之外,本次上海书展还别出心裁地设立“理想书房”,以最直观的方式教读者如何选书。

  本报记者 郦亮

  名家精力充沛:

  上海书展只是“自制热点”

  本报上月《争相比人气,频打“名家牌”》的报道曾引起热议,此文瞄准的是暑期全国各大书展纷纷跟风热点,惹得热点中的名人疲于奔命的现象。但是2012上海书展受邀名人无疑都将精神充沛。因为显然,来上海之前,这个夏天他们普遍哪里都没有去过。

  “上海书展作为一个立志成为国际级书展的重要盛会,我们不跟风热点,我们只是‘自制热点’。”昨天,书展组委会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记者。因为是“自制热点”,很多名人都是此次从上海出发走向全国,所以他们届时必定展现的是意气风发的一面。

  据了解,本次上海书展受邀文化名人和专家近300位,其中携新书来上海参加首发式并进行签售的就有100余位。几年来,上海书展一直强调图书“全国首发”的概念,“首发”其实也就是“自制热点”。

  据本报记者观察,这次受邀的名人中,英国作家大卫·米切尔,日本作家阿刀田高和石田衣良、中国的莫言、王安忆、苏童和毕飞宇等名家都是带着新书来和上海读者见面的。因为是“首发”,他们的作品此前在中国其他地方并没有做过任何宣传。

  当然,其他100余名人更是纯粹为了参加上海书展而来上海的。比如本报注意到,著名学者于丹这次就是作为特邀嘉宾,来参加上海书展开幕式的。

  而一旦来到上海,这些名家就将以不同的组合,出现在书展不同的论坛上。如王安忆、莫言、刘震云和毕飞宇这4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将现身“书香中国”阅读论坛。大卫·米切尔、乔·邓索恩、苏童、吴念真等将参加“上海国际文学周”论坛。此外,“书香·上海之夏”系列活动将汇集孙颙、陈丹燕、丝山秋子等名家。

  布局精心构思:

  首设实景版“理想书房”教人选书

  本次书展参展面积多达2.2万平方米,设22个展馆,有全国500家出版机构的15万种图书参展。面对如此浩淼的书海,一方面形成了琳琅满目之势,但另一方面确实也成为读者选书的一个阻碍。

  书展承办方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昨天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组委会选拔了100名大学生志愿者在现场担任导览和导购员。这些志愿者在上岗之前都经过严格培训,对书展布局,热点图书的位置了如指掌。此外,书展现场还提供多台触摸式搜索屏幕,供读者现场查询新书资讯。

  为了给读者选书以更直观的参考,2012上海书展首设实景版“理想书房”。本报记者昨天了解到,所谓“理想书房”,就是书展组委会将在书展现场辟出一块地方搭设书房。共有4个书房,分为少儿书房、家庭书房、白领书房和企业家书房。

  每间书房都有书架,上面摆放着适合相应人群阅读的新书。“每个书房的藏书有四五百种,分基本书目和延伸书目。这些书目都是由我们组织一批专家和读者共同研究给出的,有极强的参考作用。”阚宁辉对本报介绍。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读者在逛书展时感到迷茫,只要走进相应的“理想书房”,就大致知道自己应该读哪些书了。而这些书,在书展现场都能买到。

  服务再次升级:

  免费寄存书,免除负重之苦

  记者最近在香港书展看到,较之内地书展,香港书展服务上的一大特点就是采取“动静分离”,即购书与讲座分离,互不干扰。

  上海书展自去年吸纳这一服务理念之后,今年再次推进。首先,在去年于书展举办地上海展览中心西广场首次搭建1200平方米“阳光篷”之后,今年将在展览中心东广场增建2100平方米“阳光篷”,给“动静分离”提供更多可能。

  上海书展的其他服务今年也再一次升级。记者了解到,除了将首次实现展览现场Wifi免费上网全覆盖之外,这次书展现场还将首次设立多个图书寄存处。阚宁辉告诉本报记者,“我们设立图书寄存处,就是为了方便读者买了书可以暂时寄放,再去别处买书。这样做也等于促进了消费。”记者了解到,存书服务是免费的。书展现场另有低于市价的图书快递服务跟进。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