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表面繁荣实乃“豆腐渣” 有负读者期待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问题,产生很多迷惑。每到这时,很多人往往会到书中寻求答案,在阅读中寻求解脱。然而,图书市场的“繁荣”却使人们对眼下的图书现象产生不解:30年前,一书难求。 30年后,一本好书难求。走进书海,一下子面对几百本乃至上千本同类的图书,其选择的艰难有时甚于生活本身。
不经意间在一家中等偏上规模的书店徜徉,发现仅仅“励志”类的书籍就不下千种,“烹饪”类的书籍不下600种,“养生”类的书籍不下500种,“育儿”类的书籍也有500余种。这肯定是不完全统计,可就是这“不完全统计”也足以折射出图书出版存在的不正常现象。
但是,透过表层的繁荣,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种以“大而全”、“大杂烩”和“大拼盘”为主体所构成的“豆腐渣”现象。 “励志”类的图书令年轻人无从入手:气场、成功、信念、秘笈、奋斗、谋略、梦想、职场、厚黑、手段、心计、拯救……五花八门;“烹饪”类的图书令家庭主妇无从下手:既有地方菜,也有家常菜;既有季节菜,也有下饭菜;既有男性菜,也有女性菜;既有养生菜,也有儿童菜;既有蒸菜,也有煮菜;既有日本菜,也有韩国菜;既有药膳,也有糕点;既有主食,也有煲汤……包罗万象。 “养生”类的图书令中老年人无从动手,以“长寿”为宗旨的各种养生无所不包:食疗、食补、养气、养骨、自然养生、脾胃养生、运动养生、低碳养生、排毒养生……应有尽有。 “育儿”类的图书令年轻母亲无从着手,怀孕、保胎、早教、分娩、喂养、护理、智力、游戏,从孕妇保养到产后保养,从产妇饮食到产后保健,从婴儿营养到婴儿培育……尽收书中。又是“大全”,又是“宝典”,又是“全集”,该有的内容都有了。不该有的内容,书中也有了。该思考的内容,书中思考了。不该思考的内容,书中也思考了。
如同物质上的食粮一样,精神上的食粮也要合理搭配。过剩的营养不是营养,消化不良的营养也不是营养。这种繁杂的、良莠不一的、全面到不能再全面的书籍铺天盖地涌向读者,向读者的腰包索求回报的时候,可曾顾及过读者的选择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消化能力?无法选择的时候就不去选择了,无法接受的理论就不去接受了,无法理解的内容就不去理解了,无法消化的东西就只能排出体外了。
走进书店,翻阅各种相同类别的图书,一定会发现很多书千篇一律,书中的很多知识大同小异。它们或雷同,或重复,或改头换面,或挂羊头卖狗肉。励志类的图书中,以“卡耐基”为关键词的就有数十种。养生类的图书中,雷同的内容最多。问题不在卡耐基本人,问题也不在这些延年益寿的保健知识本身,问题在于这些如此雷同的书籍究竟有多少是原创的?有多少是有创新点的?有多少是重复了又重复的?
我们每每在很多图书的声明中看到这种情况:都说自己的书是最权威的,都说自己书的作者是行业领域内的专家,都说自己的书有专业机构的认证,都说自己的书是最新的、最全的。然而,“都是”其实就意味着都不是。笔者并不怀疑这些雷同的书籍中确实有权威的,有专业机构认证的,但它们的数量十分有限,而且很快就会被湮没在雷同化所导致的“豆腐渣”书籍中。而“豆腐渣”书籍的泛滥化,就不能不使得励志书庸俗化,育儿书多国化,保健书一窝蜂,烹饪书大杂烩。
不得不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追求“速成”的快餐时代。图书的出版也极大地顺应了时代的“速成”吁求。书架上琳琅满目,书店里人头攒动,但人们所热切捧读的并不是催人深层思考的人文类图书,而绝大多数都是“快餐”类图书。人们急于从书中寻觅的不是如何通过刻苦的学习、艰苦的劳动、十年磨一剑而取得成功,而是如何不择手段地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因此,很多被冠以“励志”头衔的书籍有时给予年轻人的不是励志,而是心计、谋略和手段,这就极大地稀释、淡化、甚至扭曲了励志所应具有的积极向上的内涵。
不得不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民“养生”的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加速了人们从生存到生活的脚步。告别了大鱼大肉,人们想生活得健康一点、绿色一点、环保一点、低碳一点均无可厚非。因此,保健养生便成为生活的诉求,养生保健类图书、烹饪类图书也在近几年泛滥成灾,直至成为“豆腐渣”。养生本身没有错,但很多养生书的内容却鱼目混珠、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真假难辨。有的出现错误的健康导向,有的说法自相矛盾,有的教给人们错误的养生知识,有的所传达的是非健康的理念,有的仅仅是一家之言,有的是伪生命科学,有的根本不着边际,有的是江湖郎中在招摇撞骗。
其实,养生也好,烹饪也罢,大多集中在“吃”上,这鲜明体现了我们这个民族饮食文化的特点。如同人们急于在励志类图书中找到一夜成名的秘笈一样,人们也幻想通过“吃”或控制“吃”一夜间就苗条起来,健康起来,一夜间通过“吃”就将疾病赶走。殊不知真正的养生是文化养生、心态养生。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没有一个完整的人格,没有一种淡泊名利的心理,想寻求健康和长寿是很难的。“快餐”的真正内涵是好吃没营养。快餐文化和快餐书籍也带有这样一种特质,读着很流畅,感觉很过瘾,但对人格的塑成、心灵的培育却并无益处。吃过了,可口了,排泄掉了,在体内没有留下丝毫的营养。可惜的是,在“速成”占主流的“快餐”社会中,很少有人理会这些的。快餐如此,快餐文化亦如此,快餐类图书也不例外,说它们是“豆腐渣”就不足为奇了。
不得不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追逐时尚、追逐名人的“跟风”时代。一个人的成名,一位名人的离开,一些名人的举动,往往都会成为大众传媒的炒作点,这些当然也不会逃过出版界的视野。 2011年,乔布斯离去。于是,有关乔布斯的图书便顷刻间成为图书出版的热点。短短时间内,以乔布斯冠名的图书就出现了数十种之多。类似的名人图书的“一窝蜂”现象还表现在李书福、马云、任志强、王石等企业界大腕的身上。如前所述,问题不在这些名人本身,也不在他们的理论和贡献本身,而是在于出版界的疯狂“跟风”,在于这种“跟风”所导致的“雷同”和“重复”。面对近10个版本的《乔布斯传》,说它们在内容上不雷同、没有重复是不会有人相信的。乔布斯是伟大的,是跟风带来的扎堆出版使类似的书籍贬值为 “豆腐渣”。乔布斯是不朽的,是豆腐渣类的图书使它们自身降格为快餐而营养消失。
应当指出的是,图书出版界的“豆腐渣”现象绝非仅仅表现在“励志”、“养生”、“饮食”、“育儿”和“名人”领域,其他种类图书的“豆腐渣”现象也很突出。只不过广告界的“害老人、坑妇女、骗孩子”特征在上述类图书中表现得更鲜明一些。其实,任何一本书在“畅销”的过程中都将面临两种命运的转换:一种是畅销后经过历史的沉淀成为经典,一种是畅销后经过大浪淘沙成为弃物。有人将后者称为垃圾,未免有点言重,因为里面毕竟还含有一些有益的元素,只不过含量过低了一点。 “豆腐渣”毕竟比垃圾的价值要大一些。
王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