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孙诰编钟的发掘故事:库水冲出24座春秋墓葬

2012年08月07日 14:49 来源:大河报 参与互动(0)

  河南博物院 贾璞  

  在河南博物院“楚国青铜艺术”馆里陈列了一组精美的春秋时期的青铜乐器——王孙诰编钟,这组编钟组合之庞大、制工之精良,使观者无不感到震撼。这组沉睡千年的古乐器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发掘】

  水世界下的楚地遗存

  时间追溯到1977年的夏秋之际,由于持续的干旱少雨,河南南阳丹江口水库的水位下降,库水冲出了许多青铜器和玉器,一个长期被湮没的水下世界得以重见天日。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水世界隐藏着一个惊天之谜:这里正是数千年来踪影难觅的楚国初封地,正是梦幻般张扬浪漫的楚文化发祥地。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调查发掘,共发现春秋时期墓葬24座,汉代墓葬8座,出土了大批珍贵遗物,王孙诰编钟就是其中之一。

  编钟出于二号楚墓中,钟身共26枚,均呈合瓦形。26件钟的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递减:最大的一件高120.4厘米,重152.8公斤;最小的一件高23.35厘米,重2.5公斤。每枚钟上均铸有篆书铭文,共113字,字迹不甚清晰。据考证,此墓的主人为楚国令尹子庚,子庚名午,春秋时期楚庄王之子,因此又名王子午。他曾率兵出征,战功卓著。

  王孙诰编钟虽埋在地下两千多年,但依然音色优美,音质纯正。据测音,该编钟的音域十分宽广,近五个八度。它分为上下两层悬挂在木质的钟架上(出土时木质钟架已腐朽),下层八枚大的钟为低音区,用于演奏和声部分;上层小的钟为高音区,用于演奏旋律,七音俱全,可以旋宫转调。王孙诰编钟为双音编钟,在每个钟身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同时可以敲出一个非常和谐的和弦音,其音域可以跨越四个半八度。据史书记载,我国明代著名音乐家朱载堉根据数学制定出了十二平均律,但王孙诰编钟的出土可以证实,早在春秋时期,这种律制就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了。

  【考究】

  皇皇穆穆闻楚声

  编钟是先秦时期的盛行宫廷乐器,也是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八音之中,金石为先。”商周时期,编钟编磬等乐器被视为礼乐重器,在贵族祭奠、宫廷宴乐时都演奏此类乐器,以显隆重。而且编钟数量的多少和形制的大小是主人的身份等级和地位的象征。王孙诰编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春秋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宽广、保存最完好的青铜礼乐器,为我们研究中国古音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春秋时期楚国的音乐已很发达,并且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特别是春秋中晚期的几代楚王非常喜欢音乐。《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左传》中还记载楚国宫廷中建有地下音乐厅,有贵客登堂时,地下室金鼓齐鸣,而此时的秦国还在以敲打瓦片为乐呢!可见楚国的音乐水准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中已居领先地位。

  此外,楚国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也为楚声的完美体现打下了坚实基础。楚人学习中原先进技术,并融合南方各族文化,使楚国的青铜乐器铸造技艺显著发展。西周时每组编钟的数量最多才达到8枚,楚人在春秋时期已将其发展为26枚。

  专家还发现,这套编钟并不是一次设计和铸造而成的,工匠采用了先铸钟身再铸钟甬的浇铸方法,铸接处非常牢固。而且在有些钟的内壁发现有锉磨的痕迹,说明已经过调音,而调音是求得正确音律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中国上古音乐中,以编钟为主奏乐器的庙堂雅乐,成为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主体。从北到南,从西周到春秋,编钟留下了一条完美的音乐发展的轨迹。它那富有穿透力的音色,气势磅礴的钟声,让我们跨越时空,梦回远古,仿佛置身于两千五百年前楚王神秘的庙堂之上。金声玉振,上古庙堂音乐的皇皇穆穆,使我们感受到“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而不知倦”。 摄影 牛爱红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