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歌剧《白毛女》赢赞誉 52岁李瑛传神演绎"喜儿"

2012年09月03日 13:54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0)
歌剧《白毛女》赢赞誉52岁李瑛传神演绎“喜儿”
资料图:李瑛。来源:天津日报。

  上一次采访李瑛,是在5月下旬,当时歌剧《白毛女》在津首演,一个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命运曲折、令人动容的 “喜儿”扑面走来。时隔3个月,再度采访李瑛,是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作为唯一受邀的地方歌剧院团——天津歌舞剧院,携津版歌剧《白毛女》进京参加由文化部组织的2012全国优秀剧目展演。李瑛真挚细腻的表演和高亢动人的歌声,唤醒了人们心目中的那一个“喜儿”。演出中,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演出落幕时,近千名京城观众久久不肯离去,纷纷拥向台前高声欢呼“喜儿,好!喜儿,棒”。这一出津版歌剧《白毛女》,让首都观众记住了天津歌舞剧院,记住了“喜儿”李瑛。

  那么,李瑛版的“白毛女”,在重塑经典艺术形象上,有哪些突破呢?津版歌剧《白毛女》,对于当下的文艺创作,带来了怎样的一股清新的艺术之风,令业界反思,如何让作品“扎根泥土,回归大地”?站在这部民族歌剧启蒙之作的原点上,天津歌唱家是如何将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传承与创新的大舞台上?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本报记者采访了津版《白毛女》的主演李瑛和导演李稻川。

  一口气唱半分钟,缘于冬天苦练“吹”冰坨子

  记者:与天津演出时相比,这次您在喜儿的塑造上又有了哪些改进?

  李瑛:我和“喜儿”在年龄上相差35岁,我绝不能在表演上刻意装嫩、卖萌,而是注重在音色、语速和动作上,更加自然、贴切地把握一个17岁农村小姑娘的心理和特征。比如在第一场戏中,在音色上追求甜美、圆润,一句清脆的“爹,你回来了”,就能体现喜儿见到爹时的兴奋、活泼和可爱。 在语言和动作上,加快速度,无论是走路、舀水、和面、挽袖子干活,都是欢快的、跑跑颠颠的。听说爹又一次躲过了债,高兴得跳了起来,在台上蹦,这个动作是新加的,展现了喜儿的淳朴、纯真。

  随着喜儿命运的变化,动作、唱腔也随着变化。比如在第二场中,喜儿被卖入黄家,活泼欢快的形象不见了,换之是那种害怕无助、战战兢兢的形象。到被侮辱后出走决心反抗,从站立的姿态等形体动作到声音,都展现出野人的悲愤。只有从每一个细节、眉眼、动作、声音中,真实、自然地展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喜儿,才能让观众有发自肺腑的共鸣。

  记者:演出时,您的一段“恨似高山仇似海”将观众的情绪带入高潮,尤其是最后的那个“海”字,您唱了半分多钟居然不换气。很多观众和专家都惊叹,您是怎么练就的?

  李瑛:气息是一个歌唱演员的基本功。为了练好气息,我曾发明了一个练功的方法。我上音乐附中时,冬天用一个绿茶缸装满水,晚上放到屋外,转天将冻住的冰坨子倒出来,使足了劲吹,慢慢地能把冰坨子吹穿1个厘米,一直到把一个茶缸子高的冰坨子吹穿,就是在中间吹出一个圆柱。这功夫我足足练了4年。当时,很多吹黑管的男生都比不过我的气息。

  有了基本功,现在就能把歌声唱得由弱渐强,由强渐弱,再推上去,弱时像针鼻儿一样,强时又能拉得上去。唱到“恨似高山仇似海”,我不换气,不是在炫耀技术,而是根据剧情需要,需要拉多长就拉多长,你想海有多大。没有基本功,就唱不到位,就不能让观众听得过瘾,也不能让观众肝肠寸断。

  演员在舞台上要有牺牲精神,要有艺德

  记者:演出前,根本没办法采访到您,也有媒体因此抱怨,您是不是太投入了?

  李瑛:现在不像年轻的时候,喊一通,嗓子就开了。现在凭本质条件不行了,需要唱功底,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唱,才能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在演出前几天,我与家人沟通都是通过写字和比划,尽量不用声带。但是,到了台上,就不会吝惜嗓子了。比如哭爹那场戏,必须声嘶力竭地喊,这样才感人。如果当时你想,这样拼命地喊,一会还唱得下去吗,嗓子不就坏了吗,作为一个演员,考虑得太多,肯定没在剧情里面。当时,演员是一种忘我的状态,这样观众才能一下子被感染,眼泪刷地就下来了。演员在舞台上要有牺牲精神,要有艺德,不是为演戏而演戏,而是有真情实感。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这次在北京演出时梳的发型,和过去有些不一样?

  李瑛:你们观察得很细。到了我这个年龄,完成一部歌剧,要比年轻人多付出几十倍的努力,不光是体力上累,精神压力也很大。我天天看演出时的录像,总在琢磨不足。突然有一天,化妆师发现我头顶上秃了一块,医生说是因为压力太大造成的。所以不得不改了发型,遮盖一下。很多同事也说我在业务上有自虐倾向,太要求完美了。

  但在北京演出时,听到观众的欢呼,我就想,再获多少大奖,也不如观众的夸奖。即使付出再多的代价,即使再累、再辛苦,只要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支持,一切都值了!

  她进入了一个歌剧演员的黄金时代

  津版歌剧《白毛女》,不仅在观众中,也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继歌剧《原野》后,再度与天津歌舞剧院合作的年近八旬的李稻川导演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由李瑛出演白毛女,最初业界有质疑的声音。而您选准李瑛,是如何考虑的呢?

  李稻川:质疑李瑛,是认为她年龄太大了。但我恰恰认为这是李瑛的优势,无论是从艺术的造诣上,还是人生的阅历积累上,她都进入了作为一个歌剧演员的黄金时代。包装一个歌星容易,造就一个优秀的歌剧演员就太难了。歌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不仅要唱得好,还要表演到位。李瑛的表演做到了,这缘于她克服了很多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在排练场上,她的刻苦,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一个52岁的人,每天摸爬滚打,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执著追求,这种对待艺术的态度,恰恰是当下很多演员所缺失的。从歌剧《原野》到《白毛女》,李瑛战胜了自己,她在音乐上的表现,进入了成熟期;她在塑造人物上,在表演上,更是达到了一个飞跃。这一切不是靠天赋,是靠努力。

  如今已87岁的女高音歌唱家王昆是第一代“白毛女”的扮演者,她看完李瑛的演出后,很激动,她说:“李瑛以52岁的年龄,能够把17岁的喜儿表演得如此真实、到位、不做作,不仅说明她很有功力,也看得出来她非常敬业,能唱到这种水平实属不易。”现在,我们的业界脂粉气太浓,有的过分追求华丽,华丽之下却是空洞和虚假。重排《白毛女》,就是要呼唤艺术回归泥土的本真,这也恰恰是我们现在所缺失的。

  在采访李瑛和李稻川导演的过程中,记者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喜儿”的真实所带给人们心灵的爱与痛,感受到的还有艺术家们对于艺术无与伦比的热爱、忘我的追求和孜孜不倦的执著。他们的思考与努力,如一股清新的文艺之风,徐徐吹来,让我们在一部部优秀的时代之作中,品味艺术,感悟生活,沉醉其中,百折千回、回味无穷。

  (韩晓晶 马竞宇)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