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幅剪纸《古兰经》包括五项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
中新社伊斯坦布尔9月3日电 题:“用中国的方式传播《古兰经》”——访巨幅剪纸《古兰经》设计者优素福徐军
中新社记者 沈晨
千余年前,优素福徐军的先辈乘船从波斯湾来到山东青岛,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把《古兰经》带到了中国。
今天,优素福徐军希望“用中国的方式传播《古兰经》”,让全世界的穆斯林在诵读《古兰经》的同时体会中国的艺术与文化。
“2012中国·土耳其伊斯兰文化展演”在土耳其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举行期间,由80多位剪纸艺术工作者历时两年半完成,长208米、宽1.15米、重达86公斤的剪纸《古兰经》吸引了土耳其政府副总理白吉尔·博兹达等人的目光,成为此次文化展演的亮点。
这部剪纸《古兰经》就是优素福徐军和马慧娟夫妇设计制作的作品。优素福徐军说:“伊斯兰教诞生在沙特麦加,我们的祖先在1000多年以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把《古兰经》带到了中国。经过1000多年,伊斯兰文化扎根中国,并完好地保存下来。现在,我想用中国文化的方式再次展现《古兰经》。”
优素福徐军告诉中新社记者,根据家谱记载,他的家族先辈来自波斯湾,信奉“天方古教”,千余年前乘船抵达山东青岛。他提到的“天方古教”就是伊斯兰教。
他说:“我们的祖先注重教育,培养了很多文人,先辈中有许多人为官。后来,我们家族从山东来到江苏,定居淮安。整个家族恪守伊斯兰教教义,依照穆斯林的生活习俗来约束自己。”
受到家族先辈的影响,优素福徐军在16岁的时候进入清真寺礼拜,21岁的时候成立了江苏省第一家回族企业,并担任淮阴市穆斯林商业贸易公司的法人。
2006年,优素福徐军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设计生产具有中国特色的景泰蓝产品传播《古兰经》。随后,他所生产的景泰蓝产品来到阿联酋,他本人也受邀到阿联酋阿布扎比访问,并产生了设计制作剪纸《古兰经》的想法。
优素福徐军回忆说:“2007年,我到阿布扎比大清真寺参观访问,大清真寺的雕刻工艺、装饰工艺吸引了我。大清真寺柱子上的花,全是镶进去的,我由此联想到了中国的剪纸。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我决定选材中国的宣纸制作剪纸《古兰经》。”
有了想法之后,优素福徐军和马慧娟夫妇就“剪纸的工艺和阿拉伯文的吻合度”、设计方式、理念进行了两三个月的探讨。最后,80多位剪纸艺术工作者历时两年半,完成了这部珍贵的剪纸《古兰经》。
优素福徐军骄傲地告诉中新社记者,剪纸《古兰经》包括了五项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分别是宣纸、剪纸、装裱、卷轴和丝绸。
大功告成之后,剪纸《古兰经》分别在宁夏、上海、北京以及马来西亚、文莱、泰国、阿联酋、土耳其等地展出。在上海世博会展出期间,曾有人出高价收藏,但被优素福徐军婉拒。他说:“我舍不得,而且这是中国人的荣誉,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目前,优素福徐军手中有六套剪纸《古兰经》,他想将其中一套捐给沙特麦加。
他说:“如果有机会,我想把一套剪纸《古兰经》捐给沙特麦加,永久性地保留在穆斯林朝觐的路上,让全世界的穆斯林看一看中国的艺术与文化,同时诵读《古兰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