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招金:“中新风格”是中国新闻社的文化血脉
(今年适逢中国新闻社成立60周年,由中国新闻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共同举办“新闻文风改革及‘中新风格’学术研讨会”8月31日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以下是与会者的发言。)
中国新闻社原社长 郭招金
我发言的题目是“中新风格”是中国新闻社的文化血脉。“中新风格”从字面理解是一个文风的问题,在中国新闻社人理解则是中新社的精神,是中国新闻社的文化血脉。我简单回顾一下这个文化血脉在60年中形成的过程。中新社风格形成经历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1952年建社到文革时期,这是中新社风格初步形成期。大家知道中新社为什么会成立,它的前身是国际新闻社。国际新闻社为什么会成立?它是在延安成立新华社以后,根据周总理当时的决策成立国际新闻社,主要开展对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所以它一开始就承担了与新华社不同的报道使命。
中国新闻社成立早期,廖承志同志对中新社的报道有一系列的重要指示,这些指示在今天听来都是非常新鲜的。中新社当时的组成队伍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从延安过来的解放区新闻工作者;二是从海外回来的一大批报社总编辑,前后一百多人;三是来自国民党统治区的一部分编辑,这样三部分组成的人在建国早期是唯一的。
然后,在廖承志同志的召集下,为了更好开展对外宣传,形成了当时很有特色的中新社风格,但是这个词还没有出现,当时国内的文化界、新闻界很少了解。
第二个时期,我认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新社风格初步形成或者是基本形成。当时的背景是中国新闻社在新华社里面工作。1978年恢复建制,中国新闻社的队伍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很多老中新社的人归队、第二部分是从新华社调了一批骨干来中新社、第三部分是来了一批新的大学生。
在这个时候形成的中新社特色,已经引起了国内新闻界和学术界、包括大学生的关注。我就碰到过几个大学生,他们在大学里面看到中新社的稿子,就想到怎么会有这样的单位,所以一直想调到中新社来,有这样的人。
到了新世纪以后,中新社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中新风格”这个词出现在国务院侨办的文件当中,出现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文件当中,也出现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文件当中,这是在当时出现的,这时中新社的风格受到广泛关注。
下面我再简单讲两句话。今天我们的传播格局,我们的媒体业态跟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国际、国内是两个舆论场,我们国内也有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我们主流媒体形成的舆论场,一个是新媒体形成的舆论场。几个舆论场之间有交汇、有融合,更多是碰撞。新闻媒体所面临的舆论场和媒体业态,从未像今天这么精彩,也从未像今天这么复杂。在这种新的媒体业态下,中新社怎样发扬“中新风格”,怎样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很大的问题。我想说两句,中新社60年有年头,中新社队伍很年轻,他们非常有创造力,所以我们对中新社未来充满信心。
专题:“中新风格”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