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为公:对外传播需要思考我们有没有读懂世界
(今年适逢中国新闻社成立60周年,由中国新闻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共同举办“新闻文风改革及‘中新风格’学术研讨会”8月31日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以下是与会者的发言。)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 马为公
首先作为同行,代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祝贺中国新闻社成立60周年。谈到“中新风格”,我们今天最大的感受就是刘北宪社长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致了欢迎辞,我们郭招金老社长用了几分钟时间讲了中新社的历史,我想这就是中新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短和快,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们也是从事对外传播的,和世界对话的时候,我个人认为是要读懂世界,当世界想了解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否了解了世界。为什么中新社的稿件这么受我们的关注和欢迎,大家觉得它好,好在哪儿?我问我的同事,他们说因为它讲的是新闻故事,言之有物,告诉人们事实,让人家感到它很贴近。谈到“中新风格”,刚才专家学者发言的时候提到“舆论话语权”和“西强我弱”等等,这是我们说了很多年的情况,但我们是否了解世界怎么样。我曾经参加过刘北宪、陈小川率领的中德媒体对话,中日媒体对话和其他国家的对话,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中非对话。最近我参加了中国和非洲媒体合作论坛,和非洲人对话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其实非洲人早已被西方媒体的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并且在用西方媒体的价值观和中国对话。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世界为什么变成这样,对话的时候发现我们不在一个语境,我们就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没有读懂世界。
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这次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从莎士比亚到披头士,从工业革命到万维网,从英国女王到007,再到憨豆先生,这是英国对世界做出的贡献和对世界的影响,这还用多说吗?这就是最好的外宣。
当我们在思考对外传播的时候有没有读懂这个世界,知不知道怎么样和世界对话,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中新风格”的核心理念和价值。“中新风格”就是因为中新社的人、这个团队明白他们的受众是谁,他们读懂了世界,读懂了受众,所以才形成了自身的“中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