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大运河水下考古:河道窄能见度差潜入难度大
□特派记者 邵猛
9月5日,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湖中运道水下考古正式启动。两日以来,考古队主要利用声纳仪器对运河故道进行“扫测”,为水下考古收集河道的基础资料。
京杭大运河首次水下考古多种仪器探测水深地貌
6日18:00左右,考古队结束一天的工作乘船登岸。副领队梁国庆告诉记者,此次考古的运河故道为南阳闸至利建闸一段,全长约9公里,考古队由国家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等单位的12名考古队员组成,其中有4名潜水考古队员。
“这是京杭大运河首次水下文化遗产考古。”梁国庆说,这既可以为2014年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基础性材料,又可以为以后运河的规划和发展提供技术资料和依据。
“这两天的主要工作是收集资料。”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朱砚山告诉记者,考古队乘船往返“扫测”运河故道,“用声纳仪器进行地球物理探测。”朱砚山介绍,“仪器主要有三种,旁侧声纳仪用来探测河底表面地貌、地质等,浅地层剖面仪用来探测河床剖面情况,多波束探测仪可以对河底情况三维成像。”通过多种仪器的配合使用,推测运河故道的水深、地形、地貌等。
河道窄能见度差 潜入水下考古难度大
“在运河‘扫测’时,遇到一些麻烦。”朱砚山告诉记者,“河道有些地方比较窄,宽度可能只有两三米,船勉强可以通过,两侧都是荷花等植物,由于仪器主要固定在船的两侧,经常被缠住,影响工作进度,船的发动机还被缠住过”。“我们也向当地居民打听,收集老运河故道的信息。”梁国庆告诉记者,当地居民向考古队提供了“五里闸”、“七里闸”等古闸口的大略位置,“闸口作为运河的辅助设施,对了解古运河的走向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考古队并没有发现“五里闸”遗存的迹象,“基本可以确认它已经彻底被破坏了。”梁国庆说。
在考古队中有4名潜水考古队员,当“扫测”到可疑物体时,他们将潜入水下进行考古。来自威海市博物馆的周强昨天曾潜入水中,了解情况,“河水能见度很差,基本看不到水下物体,只能依靠摸的感觉来判断。”
队员王茜是其中的唯一一名女潜水考古队员。王茜曾多次在青岛、威海、烟台等沿海地区进行水下考古作业,“同样是采集数据,水下考古相比陆地更难,在水下,单是用笔记录就很难,还要负责好身上背的多种仪器。”
“今天在这段河道来回4趟,航行里程超过50公里。”梁国庆告诉记者,按照计划,明天继续对运河故道进行“扫测”,“根据情况,遇到可疑处,潜水队员就会潜入水中确认是否有遗存的古迹。”
(时报济宁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