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与冀望--中国新闻社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侧记
9月13日,中国新闻社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中国新闻社题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分别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纪念大会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大会。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9月13日,中国新闻社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右)与中新社老员工握手致意。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中新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回望与冀望——中国新闻社60周年纪念大会侧记
中新社记者 张量 张冬冬 张蔚然 郑巧 郭金超
初秋下午,明朗的阳光下,一群白发老人相携走上人民大会堂的39级台阶。他们都是中国新闻社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今天专程从全国各地聚集到北京,就是为了共贺中国新闻社的60岁生日。
93岁高龄的张宝锵从广州赶来,今天早早来到人民大会堂前等待参加中国新闻社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1951年他从中新社的前身国际新闻社香港分社回内地参加中新社成立的筹备工作。“我与中新社结缘60多年了,退休后继续采访写作,我以此为荣,希望将来年轻人能够超过我,做更多的新闻工作。”他声音洪亮地向围在身边的年轻同事说。
今天,还有20多位80岁以上高龄的老中新社人亲赴会场。在中新社成立之初就进入广播部工作的80岁老大姐哈崎感叹说:“当年只有几十个人,通过口语广播发稿,现在有了这么多的现代化传播平台,真是难以想象。相信在新一代人努力下,中新社未来一定会更大发展。”
香港土生土长的梁玉骥在长达45年的工作时间里,致力于加强中新社与华文报纸客户的联系,开拓中新社独具特色的定制化专稿、特稿服务。已退休的梁先生仍关注中新社的发展:“中新社的专稿、特稿已覆盖亚、欧、美、澳四大洲,为传播中国声音,服务海外受众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希望将来能为中国的对外传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华灯璀璨,红色调的背板洋溢着喜庆气氛,“60”的数字格外夺目。下午15时,纪念大会在国歌声中隆重举行。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在讲话中深情回望中新社60年的历程:“60年来,中新社的新闻不断刷新着首次、独家的报道纪录。中新人经受了历次艰巨采访任务的考验,以他们的勇敢、信念和聪明、才智,克服困难、不怕险阻,冲在新闻事件第一现场,在重大历史时刻不缺位、有特色、具实效,锻造出中新社的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展望未来,他表示,“中国新闻社必须担负起新时代的使命,继往开来,不断创新,做好历史的记录者,信息的传播者,文明的沟通者,为实现中国融入世界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中新社原总编辑郭健代表老员工在大会上发言:“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们当年这群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其中多半是归国华侨青年,告别侨居地的舒适生活,舍弃从政从商从教的各种机会,由天南海北汇聚到中新社的旗帜之下,走上为侨服务的新闻之路?一言以蔽之: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刚刚从拉萨到京的中新社西藏分社社长徐长安,作为年轻员工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原本的清秀书生经过3年时间高原的艰苦历练,已经变成了沉稳的汉子。2005年新入职仅20天的徐长安就被派入藏采访,翌年赴台湾驻点,谈到在中新社7年的工作经历,他不禁感叹:“是中新社给了我这样的年轻人深入社会生活、亲吻祖国大地的机会,她也始终用一种令人痴迷的媒体信仰吸引着我们这些年轻人。我们为工作在这样一个有信仰的媒体而自豪!”
纪念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参会的人们迟迟不愿离开,相互攀谈,合影留念。
“有种回老家的感觉。”参加纪念大会的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陈佐洱高兴地说。1987年,时任中新社港台部主任的陈佐洱,接待了台湾《自立晚报》的两位记者,这是1949年来台湾记者第一次“登陆”公开采访,接机时他以一句“等你们38年了”传遍世界。他认为,中新社在港澳回归、推动两岸交流进程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希望中新社不断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华人资讯的源泉”。
一起“回娘家”的还有著名新闻工作者、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瑶。徐泓说,在中新社工作的十几年是她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广受新闻界同行瞩目的“中新风格”在那段时间基本形成。“我能亲身经历这一历史过程,感到非常荣幸。”她希望说年轻的中新社记者要以了解和解释社会为己任,努力实现社会的沟通,国内的沟通,海内外的沟通。
“我从人民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中新社工作,这是一个对我而言非常重要、特别难忘的地方,中新社培养了我。在广西见习时采访空难、回京后采访全国两会、1996年让我去报道奥运会……感谢中新社给了我这么多的机会。中新社人有一种从来不服输的精神,在最关键的时刻,总有中新社人的影子。这种宝贵的精神是我受益一生的财富。”王瑶说。
远在海外的分社社长在中新社60岁生日之际也纷纷打来越洋电话。美国分社社长王晓晖对中新社近年来的发展感触很深。中新社2008年实现24小时发稿以来,美国分社除了采写当地新闻外,还承担了西半球时区的签发稿件职责。每天前往纽约第五大道办公室途中,她总要留意曼哈顿报摊上摆放的《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这是美国唯一由主流渠道发行的中国杂志,去年更实现了发行和订阅的双翻番,现在美国的50个州都有订阅客户。”
中新社拥有48个境内外分支机构。2011年4月成立的比利时分社是中新社“最年轻”的境外分社。比利时分社社长沈晨说,“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欧洲对中国的关注度日渐提高。比利时是欧盟、北约等国际组织的总部所在地,分社更需努力做好将中国介绍给欧洲,将欧洲介绍给中国的报道。”沈晨说。
中新社网络中心副主任陶光雄被关心新媒体发展的老前辈们拉住细细询问。作为一名20多年社龄的员工,他见证了中新社从传统业务向全媒体进军的过程。“在信息传播方式、新闻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中新社除应继续跟踪信息科技潮流、着力发展新媒体业务外,仍要继承60年的优良传统,把‘媒体中的媒体’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倪宁作为学界嘉宾应邀参会,他说:“60年来中新社作为中国对外报道的主力媒体之一,努力发挥通讯社的影响和作用,为传播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国正在深度融入世界大家庭和大舞台,中新社的作用会更大。”
沉甸甸的《中国新闻社六十年佳作》和摄影作品集今天呈现给与会嘉宾。走出金色大厅,中新社前任社长郭招金语重心长地说:“中新社过去60年是辉煌的60年,在这60年里中新社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精神,应该珍惜。”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章新新表示:“中新社60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更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岁月积淀、风雨磨砺,它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代中新人,这是薪火相传的精神守望。”(完)
专题:中新社60周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