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为毛主席拍摄半身像:建议毛主席戴红军帽
13位记者远渡重洋记录红星照耀中国,800件档案珍品揭示红色力量源泉。“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展”前日起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行,将免费开放至年底。据悉,展品中半数系首次公开展出。
红军帽是向斯诺借的“道具”
在展览中,出自外国记者镜头下的多张毛主席照片十分吸引眼球。其中,著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毛主席拍摄的一张半身像非常著名。它不仅在1936年11月的巴黎《密勒氏评论报》上,配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访问记》发表,让全世界第一次看到清晰的毛主席形象,之后,还在许多场合和书籍资料中频频出现。照片中,毛主席戴着军帽,脸庞清瘦,但神情坚毅。
与毛主席同时被介绍给全世界的,还有中国工农红军的军帽和帽徽。然而,通过工作人员讲解,许多观众第一次知道,其实,戴在毛主席头顶的这顶军帽是向斯诺临时借来的道具。
当时,斯诺在拍照时建议毛主席戴上一顶红军帽,更好展示红军形象,但毛主席几乎不戴军帽。于是,毛主席向身边的警卫员借了一顶,未料帽子太小,戴不进去,凑巧斯诺也戴了一顶红军帽,于是,他接过斯诺的帽子,拍下这张珍贵的照片。
周恩来朱德先后签发通行证
除了上海档案馆拿出的“压箱底”,此次展览的许多展品来自中央档案馆和欧美各国的档案馆、图书馆、研究所。外国记者瓦尔特·博斯哈德在延安拍摄的第一段纪录片《通往延安之旅》以及有关他的全部展品,便是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现代历史档案馆向上海档案馆捐赠的。博斯哈德虽然知名度不及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等人,然而,他也是一个传奇人物。
1938年,他设法在武汉的中共办事处找到周恩来,表达了想去延安采访的愿望。博斯哈德是瑞士人,而瑞士是中立国,交谈之后,周恩来为他签发了一张通行证,安排他与一名美国记者同行,跟随美国物资运输大队前往陕西。
从西安通往延安途中以及到达延安后,他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下总时长为21分49秒的录像,记录所见所闻。其中,既有毛主席走出窑洞的画面,也有抗大女生歌唱祖国、边区百姓吃饼、士兵操练的各种场景,还反映了从西安前往延安的艰苦路程。这次经历使博斯哈德成为第一位到达延安并见到毛主席的欧洲记者,这段纪录片也是外国记者在延安拍摄的第一部视频。
1942年1月21日,他再次从朱德手中得到一张“军用证”前往解放区,朱德亲笔写下“兹有瑞士苏黎世新闻社记者到解放区。希各区予妥招待并加以保护。”博斯哈德去世后,他的侄子将他记录的各种史料捐赠给母校苏黎世理工学院,而通过这次展览,又得以与中国观众见面。
在延安就很重视新闻宣传
展台中有一封周恩来用钢笔写给斯特朗的中文亲笔信。他在信中表示,“毛主席说你是中国人民很好的宣传家”,“今后,我们将尽一切力量与您保持联系。”不仅周恩来重视外国记者来延安采访报道,很多展品都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很重视新闻宣传工作。
一名外国记者拍摄的照片反映,1938年的河北唐县根据地专门为欢迎美国记者张贴过英文海报,翻译成中文,即为“欢迎哈山先生,欢迎美国记者。中国万岁!美国万岁!”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所到之处,也得到中国共产党欢迎,他们的行程均有专人事先报毛主席圈阅。在上报毛主席的名单中,本报老社长赵超构的名字排在第14位,当时,他是本报前身《新民报》的著名记者。
外国记者在延安等地的亲眼所见,改变了全世界许多人的看法,他们自己也受到感染。波兰裔著名记者爱泼斯坦改入中国籍,加入共产党,并在中国走完人生路;另一位犹太裔德国记者汉斯·希伯更是在1939年前往皖南云岭采访新四军后,投笔从戎,先后参加新四军和八路军,并于1941年在沂蒙山区壮烈牺牲,至今,他仍长眠在临沂革命烈士陵园内。
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