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炒作莫言太势利 高雅文化不宜与钱挂钩
资料图:莫言。廖攀 摄
中国作家莫言斩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真如汽油泼在了中国文学这捆干柴上。不,泼在了莫言文学创作的这书上,一下子烈焰腾天,立即旁及其人、其家、其家人家乡。总而言之,莫言热了,火了。
且不说一拥而上热卖莫言作品,采访莫言,莫言的山东高密放言要打造莫言文化体验区,投资6.7亿元,种万亩红高粱,同时劝说莫言九旬老父重修莫言旧宅。
按常规推论,我们总喜欢“大展鸿图”和“豪言壮语”,虽然达不到说得这么大,有一点可以肯定,莫言的旧宅(土坯房五间,狭小,逼仄)肯定保不住了,据讲当地已提交了50万元对旧宅进行整修的规划。这一定会像我们许多的名人故居修葺一样,民宅变豪宅,豪宅变青砖画柱雕梁的古宅,彻底把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整没了。再说这万亩红高粱,倘若真能实现,真是绝妙的“行为艺术”,这么一大片地走得过来么?这颇像前些年书法家,写了几千米的长卷,谁看完了也会“晕菜”。在此敢问:谁看呢?
从诺奖设立至今已一百余年,已有百位世界上的作家获奖。固然这是一项殊荣,况且这百年我们是第一次蟾宫折桂,显示了中国文学开始进入世界顶级大奖评委的视野,值得庆贺和关注。庆贺别流于这类的形式,关注的视野能否再大一些?借诺奖给莫言的机会,把文学创作和公众阅读率提升上来,让青年们回归文学热,改变如今人均购书低的可怜现状,让我们书的年人均拥有量再提高些。文章千古事,是关乎一个民族素质的事,千万别把它整成一个纯商业化的炒作,这般轰轰烈烈总让人觉得太那个了。这些做法颇像《儒林外史》范进中了举,家里送米送面送宅子的全来了,让人觉得势利不说,更让人感到是没见过世面“乡下人”之为。
幸亏我们“中举”的莫言还澹定,送北京别墅不要,采访时讲创作不会迎合市场。在此特别希望我们的“市场”,市场行为可以有,但别太走样变形,别把一件很高雅很文化的事扔在钱模子里,铸出来“钱串子”,泛出铜臭,让人掩鼻。
(姜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