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收获》杂志主编:"莫言热"是消费诺奖而非莫言

2012年10月25日 11:49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收获》杂志主编:“莫言热”是消费诺奖而非莫言
程永新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消费莫言的热潮也出现了。诺贝尔文学奖真的能给已经被边缘化的中国文学带来一线生机吗?在纯文学被边缘化的今天,文学期刊又该如何利用莫言和诺奖为自己“杀出一个未来”?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收获》杂志执行主编程永新。作为目前文学期刊杂志中“生存状况”较好的《收获》,又将如何发展?

  A

  诺奖刺激纯文学

  山东商报:莫言获诺奖之后,引发了社会上一股“消费莫言”的风潮,不少人在质疑这股风潮,作为一名文学杂志的资深从业人员,程老师您认为诺奖真的能够挽救中国文学吗?

  程永新:首先莫言获诺奖对于目前的中国纯文学是一种刺激,既刺激了出版社和纯文学杂志,也刺激了作家的写作积极性和纯文学的市场。我觉得起码它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文学,关注纯文学,是一个利好消息。最关键的是,它会形成一种持续的影响力,让大家不断地去关注他,关注中国文学。说个真实的例子,从莫言获奖之后,我的很多邻居朋友也来找我,问我要莫言签名版的全套文集,这其实就是大家急于想了解我们自己民族的好作家莫言。

  我也知道,现在有不少人在质疑这股“消费莫言”的热潮,认为有些人在借此炒作。我倒是觉得这不是在消费莫言,而是在“消费诺奖”,这种情况不仅中国有,国外也很常见。当初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作品在哥伦比亚也是大卖数百万册,也是一度被抢购一空。要知道哥伦比亚只有4000万人口,我们是它的30倍,所以我觉得如果莫言因为获诺奖而作品热销千万册也不会太意外。这是好事儿。

  山东商报:您认为这种刺激会持续下去吗?

  程永新:当然会持续的刺激下去,大家买了他的作品,就会去阅读,然后通过阅读有了一种对文学写作的认识,可以分辨出哪些文学作品更有价值。这对中国文学的未来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说在莫言获诺奖之前,你说他跟韩寒谁更有名气?谁更具有知名度?有媒体调查统计过,有四成人是在莫言获诺奖之后才知道这个人的。这其实就是一种刺激,大家知道了莫言,然后去了解他,然后再去阅读他的作品,提高自己对于文学的修养,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我认为莫言获奖的意义,并不是这个奖项,而是在于能够让大众去重新阅读一些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这是最重要的。

  B

  文学边缘化是世界问题

  山东商报:目前来看,中国文学,尤其是纯文学,一直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您认为这次莫言获奖,能否让纯文学重新复苏?

  程永新:其实文学边缘化不仅仅是中国文坛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很多国家的文坛都是这样的,即纯文学被逐渐的边缘化。我前几天看到过一个关于《纽约客》杂志的数据,最近几年《纽约客》的发行数量也在不断的降低,这其实牵扯到了一个深度阅读和快速阅读的问题。时代在变化,在发展,生活节奏快了,娱乐方式多了,大家可能没时间读书了。不光是美国,欧洲也是这样,可以说纯文学的边缘化是不可逆转的,全球都是如此。

  山东商报:您刚才提到了快速阅读,让我想起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儿——“微阅读”,您认为“微阅读”的影响对于传统阅读冲击大吗?文学杂志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快速阅读方式?

  程永新:其实这也是我下面想说的一个问题。前几天我们的总编李小林女士去欧洲一趟,回来很兴奋的说,纸质媒体永远不会消亡,因为她在欧洲坐地铁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是手捧一本书在阅读,哪怕灯光昏暗,也会去阅读,这种阅读纸质媒体的方式,已经成了欧洲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我们其实也需要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

  同时我也注意到,微阅读这种方式也确实逐渐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比如说在《纽约客》的报表中我发现,他们最近几年的电子出版利润已经超过了纸质杂志的利润,也就是说,现在美国很多人不是去买纸质版的《纽约客》,而是通过网络和手机等方式去付费下载《纽约客》,这对我们的触动很大,那么我们中国的文学期刊,未来是否也要尝试采用这样的方式呢:去APP更新我们的杂志。

  其实你现在让一个“90后”去花钱买一套莫言的书,他未必会去买,但是让他去网上或者手机里下载一套莫言的作品,也许他还真会去下载一套,然后从中读几本莫言的小说。所以我们最近也在调研数码产品阅读方式的市场和可行性。

  C

  莫言很重视编辑的 修改意见并进行微调

  山东商报:目前来看市场化的文学杂志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很多文学杂志因为市场而被淘汰掉,但是《收获》最近几年却一直做得很好,您认为《收获》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程永新:如果从浅一点的方面入手谈,我认为我们的成功源于内容质量的出色,往深里说,我觉得是底蕴,一种杂志编辑与作家之间胜似亲人的底蕴,这也是我们杂志的传统。从早年的巴金先生和曹禺先生的关系,到如今我们跟莫言的关系,都像是亲人一样。这种关系一代代的传下来,让我们能够成为全国文学期刊的领头羊。

  比如说莫言的《蛙》,在我们这里发表之前,我们编辑部里的几个人一起读了,当时还做了一个讨论,对于整部小说结构的讨论,内容的讨论,然后负责莫言作品编辑的叶开就把我们的这个讨论整理成文字发给莫言,莫言看了之后又按照我们的建议,进行了微调,这也让我非常感动。要知道现在很多作家,即使不是那么著名的作家,有时候你让他改个稿子也很困难。(笑)

  山东商报:好像有数据表示,咱们《收获》是给莫言发表文章最多的杂志,大概发表了11篇?您认为莫言选择《收获》的原因是什么?

  程永新:就是我刚才说的,那种如同亲人一样的关系。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专程去北京见过莫言,那时候是李小林女士带着我跟另一个编辑去的,当时《收获》在国内已经很有名了,这就对莫言本人是一种激励,同时也提高了他的创作自信,这证明他的才华得到了我们的欣赏和认可。

  其实文学杂志就是这样,我们都是这样通过与作家的反复沟通,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相促进的作用。这或许也是我们成功的原因。

  山东商报:据我所知,《收获》 近年来除了提高稿酬之外,还一直拒绝转载,这对于保护作家权益有何帮助?

  程永新:其实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保护原创,保护作家的权益。比如说如果我们今天不拒绝转载了,有其他文学杂志转载了我们的小说,然后再有一些电子书商从其他杂志上转载了这篇小说,那我们可能就无法保护作家的利益,这样会导致作家的权益无法得到维护。如果我们拒绝转载,那么将来我们出了数码阅读之后,作家可以通过我们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我们这么做,一个是保护原创,再一个是帮作家把关,保护作家的权益,而其实保护作家权益,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杂志。

  D

  纯文学不应彻底市场化

  山东商报:其实近年来纯文学和纯文学刊物的市场化,是导致纯文学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您认为纯文学期刊市场化的优势是什么?

  程永新:其实市场化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后,一度涌现出了很多文学期刊,当时由于“文学热”的缘故,加上其背后的政府支持,这些杂志都能够生存下来,但是现在国家不再扶持了,那么纯文学期刊就要走上市场,自负盈亏,因此很多纯文学刊物就这样被市场淘汰掉了。我认为淘汰掉一部分杂志是正常的。但是就整个国家来说,也应该用一些政策扶持一些有价值的艺术品牌,帮助它们生存下去。其实美国每年也会扶持一些文化产业。

  当然,扶持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说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空间,或者是免税。我们《收获》目前也是按照企业来收税的,这其实不公平,我们本身就赚不了多少钱,还要跟正规企业一样纳税,我们的四金还是自己来缴纳的。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