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评委会前主席:文学奖不会成"文学和平奖"
诺贝尔文学奖的18位评委之一、评委会前主席、瑞典学院终身院士,82岁的瑞典诗人谢尔·埃斯普马克近日来沪,为瑞典的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丁·松和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作品“站台吆喝”,同时顺带向中国读者推介自己的长篇小说《失忆的年代》第一部《失忆》的中文版。
谢尔此次中国之行,难免要面对莫言引发的“诺奖热”。
“中国文学在瑞典一直很受关注。”谢尔说,中国的许多当代作家都是瑞典学院欣赏的对象,“比如北岛、余华、李锐等,我们非常熟悉他们的作品。”谢尔告诉记者,1936年学院曾考虑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但被鲁迅婉拒了。“鲁迅去世后,学院讨论过的东亚作家还有林语堂等,沈从文也曾离诺贝尔文学奖一步之遥。上世纪60年代,院士们又开始关注亚洲作家,但当时争议很大。这种争论持续了7年,一直到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在这7年里,许多被关注的亚洲作家相继去世,比如中国的老舍。”
谈到莫言——这位谢尔非常喜欢的作家,他的话立刻多了起来。“中国媒体把我们颁发给莫言的获奖词翻译成‘魔幻现实’,我不喜欢。‘魔幻现实’是一个过时的词,容易让读者把莫言与拉美的魔幻现实作品联系起来,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获奖词原意是指莫言的作品具有幻想、幻觉的特质,而并非魔幻。”在谢尔看来,莫言虽然受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及其他一些西方文学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回归到了中国传统的叙述方式。“莫言讲故事的方式是地地道道的传统中国方式,就像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样。但他同时也将这种方式与国外写作手法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叙事手法。”
谢尔认为,莫言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高密。“在他创造的高密县,出现了沙漠、高山这些真实的高密所没有的景色。里面的人也并非现实中的高密人,而是囊括了世界上各种类型的人。高密不再是一个小县城,而是一个微缩的世界,是历史、空间和人物的凝聚。莫言所做的,就是带领读者去体验这个世界。”谢尔表示,正是莫言作品独特的文学价值让他获得了本届诺贝尔文学奖。
外界对于莫言获奖有诸多猜测,对此,谢尔笑着说:“文学价值是我们评判一位作家能否获奖的唯一标准。学院里所有的决定都是由18个院士共同决定,没有人可以单独决定一件事情。”谢尔认为,一些猜测源自外界对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制度和程序的不了解。“每年2月到5月,我们先从全球200位被提名作家中选出二十来人,到5月底再筛选出5个决选名额。6月起,院士们开始放假,而他们的假期作业就是看这5名作家的全部作品。这5个名字,只有这18个院士知道,他们必须守住秘密。到9月开会时,所有院士都已看过作品,经过3周激烈讨论,最后由全体院士投票决定今年的获奖者。”
谢尔坦承,莫言获奖在中国所引发的诺奖热,是他始料不及的。“有人说我们把奖颁给莫言,是因为我们预料到这个奖会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这是完全错误的。”谢尔表示,“我们不会让文学奖变为‘诺贝尔文学和平奖’。”
谢尔与不少中国作家是朋友,他见过艾青、丁玲,还在上海和巴金聊过天。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开始走向世界,但谢尔坦言,中国文学中被翻译成外语版本的还是太少,“在去年瑞典出版的1万多种书中,有3000种是外国文学的瑞典语翻译版,但其中只有2种是中国作家的作品。翻译家是作家最好的朋友。没有翻译家,作家就不可能走出自己的国家。”谢尔表示,莫言获奖后,中国文学在国际市场上会更受欢迎,这会让更多出版商愿意翻译中国文学作品。
(许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