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隆欲为中国电影培养人才 难寻符合标准人选
导演卡梅隆
“卡神”想帮中国电影培养人才,但尴尬的是,按照卡梅隆开出的“能力清单”,中方却找不到这样的“苗子”。昨日,与詹姆斯·卡梅隆合作的天津北方电影集团董事长王大方在2012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上,对于中国电影人才的缺乏不无遗憾,“大好的机会,我却至今拿不出人选”。
王大方的“苦楚”引得了业内人士的共鸣,众多专家学者以及导演、编剧和制片人在电影年会上为中国电影出谋划策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人才短缺的状况,认为现在的中国电影,不差钱,差的是人才。
■给不出卡梅隆两个人
中国电影的“市场诱惑”吸引了《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他的电影公司今年与天津北方电影集团合作,在天津设立中国总部。卡神在天津创业的同时,也愿意将自己的技术经验与中国电影人才分享,他对天津北方电影集团董事长王大方说:“你给我两个人才,我用半年时间来帮你培训。”
卡梅隆要的是什么人?王大方告诉记者:“要有制作经验、拍摄经验,最好还有摄影的经验,还要懂3D、懂外语。”可是,王大方却至今也找不到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他为中国电影人与此无缘而干着急,“我说卡梅隆这是找宇航员呢,也许宇航员都能找出来,但是,他要的这个人不好选。”
■人才水准与产业程度成正比
要说中国电影缺少人才,一时还真令人难以置信。以动漫为例,《阿凡达》中80%至90%的特效工作是由深圳的动漫公司来完成的,而团队中90%都是中国人,各大高校每年培养70万动画专业毕业生,万中选一都能挑出个好队伍。
但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表示,当今电影在全球的发展已经变得非常严苛,“不是懂点电脑知识就可以做大片的,做技术或者CG的人,需要一种专业感悟去体会电影描述的景象,不仅会操作软件,还要会讲故事、有创造力,有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但目前来看,中国动漫界都是埋头苦干、为他人作嫁衣的‘士兵’,缺少高端的人才领袖。”
王大方说:“卡梅隆导演在拍摄影片时,会跟摄影师说要哪几个点,对于美术也是,他自己能亲手去画,大家都知道《泰坦尼克号》里杰克为罗丝画的像就是出自卡梅隆之手。美国这样的电影人才很多,有什么导演就有什么作品,有什么人才就有什么程度的产业。而现在中国电影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才不足,导致竞争力不够。”
■人才匮乏涉及各个环节
对于王大方的观点,北大教授王一川非常认同,他表示,中国电影产业目前正旺盛发展,但是优秀人才的匮乏却无法为这种发展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动力。
与会专家也表示,目前中国电影人才稀缺非常严重,涉及到电影的各个环节——策划、制作、营销、后期制作等等。从专业角度来讲,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录音等方面的人才凤毛麟角,复合型人才几乎没有。王大方引用冯骥才的话来形容电影界创作者的平庸:“冯骥才批评中国文化现在是一马平川,没有高峰,不能仰视,只能平视,甚至只能让人俯视,这样就很难有‘大作’出现。就像当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的,他说一个大学重要的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由此,我也在想,中国电影的大师在哪里?”
■高校应调整人才培养方式
如何培养中国电影人才,王一川教授认为,真正的优秀的人才是无法通过严密的教育体制来批量复制的,这就需要高校有慧眼和慧心,提供一种机制帮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人才是从地上蹦出来的,而不是教育出来的,很多人才都是从边缘地带出来的。他可能带着人生中的不平,带着生活中的挫折,自身发奋努力加之环境的因素而成了天才、成了优秀人才。我个人认为,在严密的教育体制下想要按照模式、按照模块去调配,培养不出人才。”
因此,王一川认为,高校应该按照自己的理解,按照社会的需求,积极主动地调整改革自己的培养方式,争取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以北大艺术学院为例,我们要做的是利用北京大学丰厚的人文底蕴以及交叉学科的优质环境,争取形成一个不拘一格培养优秀电影人才的方式,在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方面做一些努力,能够打破现有的体制。”
孙立军则表示,培养人才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完善与配合,“凡是文化产业都是人的产业,一个迪斯尼就可以创作出一个梦幻帝国,一个宫崎骏就可以粉丝无数,要想走出困局,重要的是给予中国有创造力、最优秀的年轻人足够的尊重和空间,让他们能够施展他们的才华,让他们能够把他们的点子通过一个创意、通过故事、通过绘画、通过三维、通过衍生产品,走向市场,能够有机会迈完这条产业链,这样才能真正带动这个产业。”
作者:肖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