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谁把“莫言热”引向荒诞?

2012年11月01日 18:4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据媒体报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在家乡山东高密的旧居成为旅游景点,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久无人迹的旧居火了,院中生长的萝卜、树苗,甚至是墙角生长的小草却遭了秧,被前来“沾喜气”的游客拔光了,甚至有游客边扯树叶边许愿:“让儿子也沾沾文曲星莫言的光,保佑儿子明年考上北大”。

  莫言得诺奖,旧居很受伤,是谁动了莫言家的萝卜?又是谁,把一个严肃的文化事件变成了一场黑色的荒诞剧?

  莫言得奖是中国文学界的大事件,由此引发一场“莫言热”也是正常。如果“莫言热”可以让人们关注日渐式微的中国文学,可以让久不闻书香的国人开始读书,可以让人们在浮躁的生活中重温文化的气息,那么莫言得奖可谓是文学之幸,也是国人之幸。

  可是,“莫言热”却在现实中遭遇了真正地魔幻主义,一场以“名利”为核心的集体狂欢就此开启。从获奖到现在20多天过去了,高密红高粱火了,商标“莫言醉”火了,莫言旧居火了,求财者由此得到了钱,崇拜者由此追到了“明星”。但这一切都与获奖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无关,莫言不是“文曲星”,中国文学也依然沉寂。

  文学是严肃的,也应该是宁静的。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需要潜心深思,需要深刻的生命体验,而这一切都需要与浮夸、狂热保持足够的距离。否则,就如同莫言旧居的树叶保佑不了学生考大学一样,中国人获得诺奖也对文学的复兴没有太大意义。

  是时候了,对以往的种种做法进行反思,然后把莫言的得奖效应引向“正题”。地方政府需要谨慎对待莫言热带来的游客增加,因为文化的魅力从来不是种几颗红高粱便能代替;媒体应该把镜头转向更宏大的中国文学本身,而不是莫言个人;民众也应该把“追星”的热情转化为读书的动力,为忙碌浮躁的社会增添一些书香气息。

  归为一点,或许正如莫言所说,希望“莫言热”尽快过去,把对他一个人的关注变成对中国更多作家、更多艺术创作者的关注。重读经典书籍,让书香氤氲;关注文学本身,让精神被文明充盈。   翟永冠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