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我很满意《兄弟》这部“放肆之作”
余华:我很满意《兄弟》这部“放肆之作”
近日,作家余华在复旦大学演讲。虽然相关海报在讲座前一小时才贴出,开场时会场依然坐满了慕名前来的师生,几乎人手一本不久前新版的 《活着》。有学生抱着一大摞余华作品:“我最喜欢的当代作家就是余华。他很有个性,文字非常有生命力!我是读了他的一系列作品才开始真正喜欢文学的。”
2006年,洋洋洒洒四十几万字的上、下部《兄弟》出版,作品讲述了李光头与宋钢的兄弟情,引发了截然相反的评论。有人认为《兄弟》是一部庸俗化的小说,读完上部如果说还可以,下部简直就是“堕落”;也有人称赞《兄弟》是现实主义反应的一种趋向,上下两部用怪诞指向了同样的现实,所谓的“争议”只不过是审美习惯的差异。虽然《兄弟》产生了巨大争议,当被问及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时,余华仍毫不犹豫地表示,《兄弟》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作家写书是一种感觉。当时就有非写不可,不写不快的感觉。而且《兄弟》是不可复制的,只能在那个点写,如今我是再也写不出来了。我对这部‘放肆’的作品很满意。”在余华看来,文学不一定有标准:写作者没有标准,读者也没有标准,批评家的标准也不一定是标准。“我想,任何一部作品,我们可以喜欢它,但它不应该成为标准。文学不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而是创作出来的。”在写《兄弟》时,自信满满的余华也并未料到作品会引起各种议论的声音,他笑言:“自以为肯定是大片的赞扬”,却也表示在读过各种评论后收获了大量对今后写作有益的养料,“那时才知道,原来别人是这么看我的作品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先锋文学”异军突起。余华和苏童、孙甘露、格非等作家的创作被归类其中。对于“先锋”二字,余华首先谈到的是智利作家阿里埃尔·多尔夫曼,“我曾问他先锋小说和传统小说到底如何判断。得到的回答是:一部作品是传统小说还是先锋小说关键看他在作品中对时间的处理。这对我很有启发。”他回忆。“作品是什么流派我其实并不在意,但我所在意的是自己的创造力。我不想重复自己,重复自己没有激情。”在一位作家的创作历程中,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倾向:一旦某种写作方式成功了,作家就会对这种形式产生信任,而可能在很长时间、甚至是一辈子都沿着这种成功的模式往深里走。但余华认为:“一个作家固守成功的模式不是好的选择。处在巨变中的中国作家就更不能固守一种模式,而必须不断根据丰富的社会题材寻找新的匹配的形式。” 实习记者 陈凡 本报记者 张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