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有望入围世遗预备名录 专家称独一无二
昨天,位于中轴线上的前门大街两侧红灯高挂,喜迎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本报记者 戴冰摄
▲外国文保专家在参观位于中轴线上的钟鼓楼,了解近年来本市文物保护情况。
昨天记者从文物部门获悉,本月底前,新版《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将出炉,中轴线项目有望跻身。目前,专家论证工作已经完成。
今年初,《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启动升级。国家文物局表示,此次更新工作遵循地方申报、专家审核、从严把握、规划先行的原则,对2006年的预备名单进行全面调整。北京的中轴线、云居寺和大运河段申报参选。其中,后两项是2006年版预备名单中的项目。
市文物局介绍,本市中轴线形成于元代,明代时被向东移动了150米,形成现在的格局,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这条线汇集了北京城市建筑的精髓,见证了这座古都的历史变迁。
文物部门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这条轴线全长7.8公里,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包含在轴线两侧、对称的古建筑群和传统街区。
市文物局表示,本市从今年5月底,就启动了旧城沿街文物建筑风貌维修工程。维修项目包括故宫神武门、雍和宫、天坛等旧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目前,工程接近尾声。
明年年底以前,总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的胡同四合院区域将增加显眼的“名片”,用中英双语介绍胡同悠久的历史文化。
国内专家认为,中轴线是中原文化与马背文化的融合。
近日召开的2012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顾问委员会会议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认为,很多专家都对中轴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国外的专家对于我国文物遗迹保护手段也基本表示认可和理解,这也是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
郭旃介绍,与地方上的十字街不同,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最重要的皇宫被安排在城市的中心,其他的附属设施都是依傍着中心而左右对称的。更有意思的是,由于金元两朝率先选择北京作为都城,而北方游牧民族喜好傍水而居,所以中轴线上惟一的不对称点出现在什刹海。这反而成了北京中轴线的另一特殊优势。
中轴线申遗无疑会给这组珍贵的建筑与文化遗产多添加一道“护身符”。目前,北京旧城区内只有故宫博物院和天坛公园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专家认为,虽然九城格局和皇城格局已经不存在,但中轴线格局基本完整,中轴线是古都北京最辉煌的文化成就,完全有资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闻现场
来京考察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说:
“这是一条独一无二的城市轴线”
站在景山万春亭上南眺,雾气霭霭中紫禁城若隐若现,金色的屋顶高低错落。远处,南中轴大气磅礴地铺陈开来。
2012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顾问委员会会议后,依芬兰专家Kirsti Kovanen等人要求,市文物局为他们安排了“中轴线之行”。
为何前门步行街和古建筑风格完全不同?站在正阳门箭楼上,来自古巴的专家Angela Rojas有点疑惑。
市文物局的专家解释:这里维持的是民国风貌。中轴沿线保存的主要建筑也是有历史层次的。既有最古老的明清古建,也有民国风貌,还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建筑。以前门大街为例,80余家京城老字号基本保持原有格局,修缮尽量保证原真性和最小干预原则。这附近的胡同里住着居民,为了他们生活得更方便,一些破败建筑重修时新做了地基,在地下加建了停车设施。
“会呼吸的城市轴线”,Angela这样评价中轴线。她说:“我喜欢这种和谐的‘混搭’。一条线串下来,历史在这座城市留下的经典痕迹都可以看到。中轴线的动态保护,为许多国际化城市的重建和复建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古斯塔夫·阿罗兹则对城砖情有独钟。
“这些旧城墙的保护是一项不能停止的细心工程。”他边说边用手指沾了点唾液,用力地往不同的砖缝上按,然后指着墙面给市文物局的专家解释:“如果缝隙采用了吸水透气的材料,会快速吸收潮气,这样就减少了对砖块的腐蚀。但如果缝隙使用了现代的水泥,雨水等就会侵蚀相对软弱的老城砖。所以,文物工作者要探索最合适的填充材质,从你们的砖墙上可以看出这些尝试。”
绕过景山,北中轴线因什刹海的依傍显得温婉起来。Kirsti告诉记者,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十字形轴线设计,北京没有大河穿城而过,反而是坐落在两条河流中间,并且只有一条单独的城市轴线串联,这种独特而别具韵味的设计令人赞叹。更难得的是,虽然发展进程改变了城市的很多格局,但这条中轴线上,历史的痕迹依然保存。
谈到中轴线是否具有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时,她微笑着说:“这是一条独一无二的城市轴线。”(记者 刘冕 实习生 李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