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江苏首创汽车行动邮局:可收寄各类邮件
1947年南京第一号汽车行动邮局
1947年2月28日的《中央日报》报道了汽车行动邮局开业的新闻 记者 顾炜 翻拍
民国时,用来送邮件的摩托车
“双十一”期间,网民狂购,海量货物等待运送。快递员们虽然送件送到抓狂,还是免不了出现爆仓。有人突发奇想:早几年,那时候还没有快递,遇到这种情况岂不是要疯掉?
实际上,快递并不是新生行业。早在1947年,为了求快,当时的江苏邮政管理局就想出了一个全国首创举措——汽车行动邮局,三辆汽车上路,车身开窗,办理快递、信件等各项业务,逐站停靠,成为当时南京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47年的南京为何会首创汽车行动邮局呢?《中央日报》当时曾有报道,广而告之。
就在汽车行动邮局启动前一天,民国36年(1947年)2月28日的《中央日报》第四版提前刊登报道,标题为《汽车行动邮局明日起开始服务》,报道中说,“江苏邮政管理局,鉴于京市市区幅员辽阔,为谋距离本京各邮局较远之机关、团体、学校、报馆及公众,便利交寄邮件起见,特装置大型汽车两辆,开设第一、第二汽车行动邮局两所。拟定主要路线及经停各站,逐日按时行驶。”
可以办理什么业务?报道中写道:可以收寄各类普通、航空、挂号、快递邮件,并开发小款汇票,本年三月一日开办。
当时的报道对此举还加以了肯定,称汽车行动邮局尚属创举,如成绩良好,将考虑增加新车,在各大城市普遍推行。
车身开三窗 还办小额汇款业务
第二天,车轮上办公的汽车行动邮局正式开动,就如公交车逐站停靠一般,行驶在南京的林荫道上,按照时间表,汽车行动邮局早上8点35分停靠第一站,9点05分出发往第二站,每半小时停靠一处,为附近机关、学校、居民提供邮政业务,成为当时南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行动邮局的模样也让很多老南京人记忆犹新,老式的民国汽车,车身上有大大的“邮”字。汽车右边开辟有半圆形窗口3个,从车头开始第一窗口出售邮票和印花;第二窗口收寄挂号、航空、快递函件及办理小额汇款,两窗之下设有平信、快信信箱各一个;第三窗口是电信局附设的,专收普通电报业务。
据说,第一窗口前面还有活动公用桌一张,抽出可供书写及封信之用。窗上设有帆布篷,撑开能避烈日雨雪。
而让很多老南京人难忘的是汽车邮局的邮戳,很特别。河南的卢志成曾在《我国的汽车邮局和汽车邮戳》邮史研究文章中提到,当时有个笔名叫“警华”的集邮者事先准备好一些封片,3月1日上午先访第一路,下午访第二路,都如愿以偿。
对于使用的邮戳,他提到每车仅备一个,大小与普通邮戳相似,全戳分上中下三格,上格自右至左,横排“汽车邮局”四字,其下附(一)或(二)以区别第一、第二两路,中格为“年月日时”,下格为“南京”二字。
今昔对比 三条路线从哪经过
如今再看当年汽车行动邮局的三条线路,就会发觉是按北、西南、东三个方向行驶,几乎遍布南京城区。
汽车行动邮局的第一、二条路线均是从下关大马路的江苏邮政管理局出发。第一条经停路线为江苏邮政管理局—回龙桥—中山北路立法院—行政院—交通部—大方巷兵工署—西康路监察院—美大使馆附近—东瓜市金陵女子大学—天津路金陵女子大学—成贤街教育部—试院路考试院。
不难看出,这条路走北线,经停地点多是机关和学校,也就是从如今的下关大马路附近出发,经停回龙桥、南京政治学院,再经大方巷、西康路(西康宾馆),再到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当年一号线的终点应该就在现今的南京市委市政府。
第二号汽车行动邮局的路线为:江苏邮政管理局—瞻园路内政部—府西街市立一中钟英中学附近—洪武路介寿堂—明瓦廊劳动局—升州路西段—水西门外桥西—莫愁路明德中学—汉中路中正校—中央路中央日报。
第二条路线主要走的是当时南京西南方向。也就是从夫子庙一带到三山街附近的府西街,再到洪武路的南京第三初级中学(原钟英中学),经明瓦廊到升州路到汉中路、中山路。
1947年6月4日,南京又开办了三号汽车行动邮局。经停的路线是从丁家桥中央党部—高楼门公路总局—中山路司法院—明故宫飞机场—励志社—竺桥市立第二女中—林森路军事新闻社—国民政府—中山东路财政部—中山东路《大刚报》社附近。
各地纷纷效仿南京开办汽车邮局
南京的汽车行动邮局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让老百姓办理业务更便捷。随后,在1947年6月,上海也开设了汽车行动邮局,分别以三辆汽车分东、西、北三路行驶,选择沿途居民、学校、团体或者工厂比较集中、距离邮局较远的地点作为停留点。紧接着,杭州、汉口、北平、天津、广州等地也兴起汽车邮局,1948年,贵阳、西京、成都、重庆也相继开办。
到当年底,南京的汽车行动邮局,共收邮件121万余件,营业收入5.9亿余元(旧币),除人员薪津油料消耗外,盈利3.7亿余元(旧币),再除汽车折旧,也有盈余,而且一辆车抵数邮局之用。直到南京解放前夕,汽车行动邮局才停办。
民国“快递”
民国还有啥便捷的寄送方式
当时还有火车行动邮局
民国时为了提高邮件运输速度,不仅有汽车行动邮局,还有火车行动邮局。
在南京邮政局的企业文化馆内,有仿制的“火车行动邮局”。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根据一张津浦火车行动邮局的老照片而仿制,绿皮火车上开了小窗,内有邮务人员,一名乘客正在办理业务。
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南京邮政志》的记载,民国35年(1946)12月10日,京沪火车行动邮局开办,上行设在沪京10次车,下行设在京沪9次车,行驶路线是从南京—镇江—丹阳—武进—无锡—吴县—昆山—上海,全长311.04公里。主要操作方式是在车上收寄邮件,并利用邮件运输的时间,派人日夜在车上分拣信件,当信件到达目的地,可最快由信差分送,实行以来,京沪邮件最迟隔日就能到。
第二年的6月1日,津浦路浦济段火车行动邮局开办,火车行动邮局就挂在第3、4次快车,自浦口驶至徐州。1948年元月延展至济南,行驶路线为浦口—滁州—明光—临淮关—蚌埠—固镇—徐州—临城—滋阳—泰安—济南。
1952年3月,浦济火车行动邮局撤销。
为求快 摩托车赶班收件
在南京邮政局的企业文化馆内,还有一张收件员用摩托车收取赶班邮件的老照片。一些孩子站在路边,瞧着摩托车,很是好奇。
根据资料显示,1947年,南京还率先在全国设置开取赶班信筒和特种赶班信筒的摩托车邮路,来赶发京沪沿线及上海经转的各地信件。由3名收件员分途收取63个赶班信筒中的信件,每日收6次。
最初路线有三条,第一条从省邮政管理局出发,途经中山码头、萨家湾支局、山西路、鼓楼支局、珠江路口、大行宫、杨公井等地,直到太平路支局,中间要经过30个站点。
第二条,从鼓楼支局出发,途经金陵大学、洪武街、小营口、励志社、中山东路铁路边等、直到省邮政管理局,途经19个站点。
第三条则从建康路支局出发,途经夫子庙、三山街、朝天宫西街、新街口支局、大华戏院、慧园街、杨公井等地,途经26个站点,最终到达省邮政管理局。
当年5月,又增设了一条途经夫子庙小公园、新街口、鼓楼,直到山西路口的“京沪特快信筒”摩托车邮路,凡在21点40前投入信筒寄发京沪沿线以及上海经转的各地信件,均可以赶交当晚23时的京沪快车发出。
记者 赵丹丹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