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越推90后越剧“明星”演员 委员吁提高其待遇
中新网杭州1月29日电 (记者 古其铮 汪恩民 实习生 李梦清)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也是浙江戏曲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浙江越剧团推出了一批90后越剧男演员,但在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今天,越剧的传承并不容易。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浙江越剧团副团长)王滨梅在今年的浙江省“两会”上呼吁提高戏曲演员的地位和待遇。
王滨梅,越剧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品有《天之骄女》、《九斤姑娘》、《秋瑾》等,曾获第二届中国越剧节“十佳演员”(榜首),也是首届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获奖者之一。
她回忆当年,能走上越剧之路,是经过“万里挑一”的选拔,因为当时爱唱越剧的人太多。但到了今天,越剧演员,特别是越剧男演员的生源很少。
不过,浙江越剧团(以下简称浙越)早有远见,已在六年前开始培养“新人”。
记者了解到,浙越于2012年底推出了一批90后越剧男演员。这批越剧男演员毕业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07级越剧班,由该校和浙越共同培养。
在5年的封闭式学习中,这批演员从最初对越剧的“一窍不通”,到现在的“唱、念、做、打”样样娴熟,一路走来的辛苦不言而喻。
而如今,这批越剧男演员开始慢慢步入正轨,走上了越剧道路。
王滨梅说,近段时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这批年轻的越剧演员赢得了众多高校学生的欢迎,几乎场场爆满。虽然刚“出道”,但凭着青春靓丽的形象,他们俨然已如明星般有了不少粉丝。
“接下去他们要把这个(传承越剧)担子挑起来。”但王滨梅认为,这批90后越剧男演员要坚守好这个岗位,并非易事。
她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戏曲工作者的待遇低,社会地位也不高,所以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的今天,家长并不愿意把孩子送去学戏曲。
“我也一直在想如何振兴戏曲,也只有国家给予戏曲工作者非常高的地位和待遇,这样会有生源。”王滨梅说,这两方面都提高了,家长也会愿意让孩子学习戏曲。
在今年的浙江省“两会”上,王滨梅带了两个提案过来,建议在浙江广电集团设立戏曲频道以及设立越剧男女合演扶持基金。
“浙江戏曲的‘金名片’是越剧,如何让这张‘金名片’在全国乃至世界发挥作用,使越剧传承和发扬,要借助于媒体。”王滨梅说到,前20年曾有戏曲栏目,但后来取消了。
她说,这些年老百姓对此的反应很大,每次“送戏下乡”活动,甚至会出现几万人前来捧场的场面,不亚于明星演唱会场面。“我们的基层老百姓,其实是很喜欢我们的民族文化,其实它(越剧)在底下的观众群是很深的。”
不过,王滨梅表示,在大城市中,越剧演出的观众大部分以老年群体为主。因而,培养年轻的观众尤为重要。
浙江越剧团团长陶铁斧也曾在接受中新网记者的采访中表示:“我们正努力培养年轻观众,这样我们的越剧才有希望!”
王滨梅也说,浙越正打出“青春版”旗号,选择更适合这批90后年轻越剧演员演的,同时也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剧目如《胭脂》、《祥林嫂》等。
对于如何让越剧更好地传承,王滨梅一直在思考,她酝酿着,在明年的“两会”中,将提出戏曲进小学教材等建议。(完)
专题:聚焦2013年地方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