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90”后拜师学云锦织造技术 送师傅六样礼物
昨天上午,“南京云锦大师收徒仪式”在云锦研究所举行,18名年轻人现场拜师,成为周双喜、邬悉尔、郭俊等8位云锦大师的嫡传弟子。据记者了解,这18名弟子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其中6人是“90后”。
云锦研究所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公开举办云锦大师收徒仪式还是头一遭。自古以来,南京云锦人的织锦秘诀都是依靠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但随着掌握织锦绝活的老艺人越来越少,加上年轻人才断档,云锦织造技术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
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省工艺美术大师周双喜介绍,目前云锦研究所的一线织工有200多人,但多数都是从事流水线操作的普通织工,掌握云锦“核心工艺”的骨干力量少之又少。此次收徒的8位云锦大师中,既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也有中国织锦工艺大师。作为云锦织造各个领域的佼佼者,这些织锦大师的年龄普遍在60岁左右,要把自己的独门绝活传承下去,唯有收徒授业,实现“衣钵相传、师徒相继”。
此次拜师的18名弟子,都是云锦研究所近年重点培养的“织锦苗子”,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其中还有6人是“90后”。虽然年纪不大,但他们在云锦设计、织造等环节的工艺水平都得到了大师们的认可。作为南京云锦的“希望之星”,这批弟子将在师傅们的口传心授下,在设计、意匠、染色、造机、织造等不同领域“专项进修”。
第一位大学生织工——
“为了学手艺,
不敢提自己上过大学”
31岁的蔡向阳,是18名弟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个;这个“80后”小伙,也是云锦研究所成立50多年来,第一个从大学校园走出的云锦织工。
2003年,蔡向阳还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法律专业,在一次参观云锦博物馆时,他被展厅里灿若云霞的云锦作品迷住了。一年后,蔡向阳大学毕业,带着对云锦的喜爱,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选择加入云锦研究所,由此成了该所历史上第一位“大学生织工”。2009年,他又报考了南京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研究生进修班,获得硕士学位。
虽然是机房里的“高学历织工”,但蔡向阳从未将文凭视作“本钱”,反而还因此背上了心理包袱。学习织锦的头几年,蔡向阳从没跟老艺人们提过自己是大学生,“老一辈的云锦艺人都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吃不了苦,就算学了手艺也会很快打退堂鼓。为了学手艺,我就一直瞒着。”
老艺人们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云锦这个行当学艺时间长,工作枯燥乏味,南京白局的《机房苦》,更是唱尽了织工们的劳作艰辛。“要说不苦那是假话。在机房里忙活一天,也就能织出七八厘米长的一段。”蔡向阳没有半途而废,他始终记得老艺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织得云之锦,必须守得静、耐得苦”。
织锦需两人合作,巨大的织机上提花工在上,织手在下。“提花工主要是为织手服务,真正的技术活是在织机下面。”刚进机房时,蔡向阳负责提花,为了学好手艺尽快“下机”,他加班加点地“补习”:练织艺、学配色、背口诀……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便走下织机,从一名提花手变成织手,如今已是云锦研究所的生产计划部副主任,并随师傅周双喜参与过定陵龙袍等文物复制品的织造。
谈到未来,蔡向阳没有想得太多,“就是跟着师傅好好学本事,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朱凯
师傅敲“三戒尺”,徒弟送“六样礼”
拜师礼依循古法讲究多
依照古代云锦的传统礼仪,昨日的收徒仪式分为6个环节,依次是拜祖师、徒弟改口、师傅训诫、徒弟承诺、戒尺加身、师徒互赠礼。
仪式开始后,8位大师与弟子们身穿传统的云锦服饰,一同燃香祭拜祖师云锦娘娘,随后由徒弟敬上“改口茶”,聆听师傅的告诫。口头训诫后,8位师傅还要拿起戒尺,在徒弟身上敲三下:“一敲头”告诫弟子头脑清醒,敬业乐群;“二敲肩”寓意肩负重任,要为传承技艺勇挑重担;“三敲身”告诫弟子为人处世要有尺有度、严于律己。
仪式最后一项师徒互赠礼也大有讲究。按照行规,徒弟先要向师傅赠送传统的“六礼束脩”——肉干、芹菜、莲子、红枣、桂圆、红豆。这六样礼物也各有寓意:肉干代表感谢师恩,芹菜代表勤奋好学,莲子代表苦心施教,红枣代表早日高升,桂圆寓意功德圆满,红豆象征鸿运亨通。师傅的回礼也是6样,金线、五彩丝线、孔雀羽、意匠稿是织造云锦不可或缺的工具,另外两样葱和芹菜则分别代表聪明和勤奋。 记者 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