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餐桌浪费源于怕吃不饱心态 应培养危机意识
漫画/王伟宾
记者 李肖肖
1942年大灾荒的亲历者不少还在世,再近一点,我们的父辈大多数依旧不乏对饥饿的记忆。即便中国人整体解决了温饱,也不过是这三十年间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餐桌浪费现象会如此严重?
2月1日,河南商报记者专访了复旦大学教授安介生。他说,中国灾难频繁,长期以来,中国人把吃饱饭当成头等大事,因此,生活刚刚好一点,就把能请人吃得起好饭当成炫耀的资本,这也是餐桌浪费的文化心理根源。
餐桌浪费多集中于公款吃喝
河南商报记者:现在中央一直在提倡节约,反对餐桌浪费,您怎么看?
安介生:在我看来,餐桌浪费主要在公款吃喝上。一般中国人还是很节约的,只有公款吃喝或有人请客时,个人才会不好意思打包。
整个社会,浪费的多为被赋予了特殊权力、尤其是公权力阶层,因为他们花的不是自己的钱,所以不心疼。
他们在浪费,但一般老百姓很节俭,吃个菜、肉都觉得贵。尤其是北方,河南、陕西这些农业发达的省份,节俭之风更明显。
实际上,节约粮食涉及粮食安全问题,国家要有充分的粮食储备制度,就是至少储备三年粮。以前因为收成、储备条件等都达不到,国家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技术,但是这种制度必须坚持,这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制度,以防止出现灾荒等意外情况。
浪费源于怕吃不饱的心态
河南商报记者:事实上,中国的灾荒非常频繁,就拿1942年来说,也不过几十年,吃饱肚子也不过是这二三十年的事,为啥在这种情况下,还有这么严重的餐桌浪费现象?
安介生:现在的人没读过历史,一吃饱饭就忘记了,刚过了两天好日子,就不知道中国是多灾多难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部灾难史,灾难是常态,没赶上只能说明你幸运。
现在吃得好了,就忘乎所以,这种心理的背景还是“没吃饱饭”,整个社会没有保障,才会大吃大喝。不知道哪天会再发生饥荒,说不定哪天就吃不上了,所以把能请人吃顿好饭,依然当成一件炫耀的事。请别人来,摆十几个盘子,把吃喝当成炫耀,认为吃好是“难得的事情”,才会有这种奢侈吃请之风。这恰恰说明,就这个民族而言,吃饱饭依然是最重要的事,这就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
这种问题在西方就不存在,国外请吃饭,一般也就是喝杯茶。所以有人说,在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吃饭”,而不是“吃饭是为了活着”。
我国缺乏应对灾荒的保障体系
河南商报记者:能拿公款吃喝的,恰恰是需要对老百姓负责的公权力阶层,如果吃喝风盛行,他们是否会考虑到可能来临的灾荒,并采取应对措施?
安介生:这种保障体系是缺乏的。一旦发生大面积的灾荒,怎么办?也许有人会提出我们可以去买粮食,但这是有问题的。你一旦需要进口粮食,就会受限制,就会被人家提很多条件,而且有诸多不可预料的情况。
以著名的光绪年间“丁戊奇荒”为例,连续三年大旱,饿死1000多万人,其中山西饿死人最多,为啥?因为常规来说,发生灾荒都是从周边调粮,但当时山西周边的省份河南、陕西也都发生灾荒了,再从外面调粮非常困难,即便是能从湖广调,也会首先运到河南,所以山西饿死人最多。
我们国家危机意识一直不强,这是不应该的。实际上,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艰难,不管是美国人、中国人,熬过每一天都不容易,国家应该想到。
制止浪费应培养危机意识
河南商报记者:就我们国家,或具体到我们每个人身上,应该怎么做?
安介生:中国有历史的记载,却没有历史的记忆。因为大家都不看历史。一个国家不读历史、不记历史,是很愚蠢的,就像一个曾经再有文化的家庭,他的孩子不读书,那也是没有文化的。
我们必须有危机意识,现在难受是为了将来不难受。比如日本,地震频发,所以他们经常演习地震逃生,对他们来说,地震是常态,对于中国这种农业大国来说,灾荒也是常态。新中国成立后兴修水利等,是有了一些改观,但是粮食能养活这么多人,也是通过控制人口来实现的。中国人必须要了解中国的灾荒史,明白灾荒是常态,并因此培养危机意识。
国家是大家的国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责,想办法,从身边的点滴事情做起,下决心改善还是会有效果的。
记者手记
如果我们总是遗忘
下一场饥荒会将我们埋葬
从2012年11月20日起,河南商报推出了长篇历史巨制《一九四二》。
时隔两个月后,作为此次报道的参与记者之一,我还能经常接到一些电话、收到一些信件,多是经历过那场大灾荒的老人们,想讲述他们当时的经历。
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乏热点,仅仅两个月后,已有数不清的事件,取代了“一九四二”。影院里有各色新片,网络里有各种热门,太阳每天照样升起,我们生活工作一如既往,70年前那场灾难毕竟太过遥远,带给人们心头的震撼,似乎也像所有的事件一样,日渐平复。
可我还是愿意细读他们的信件,看看他们依然习惯于手写的笔迹,看看字里行间记述的惊悚的场景——虽然于他们来说如今也像讲述别人的故事;依然愿意抽出时间去听听他们的经历。因为于我们来说,即便是曾经深入采访过大半年,相比这些当事人或这起事件,永远只是外人。
如今,我们再提粮食,再提节约,只要看看这些亲历者,再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其中有些人,一直到现在,馒头快发霉了还是舍不得扔:“这要放在1942年,能救活一个人!”
我们总是善于遗忘。刘震云说过,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既不重视过去,也不重视将来。不是说我们生活好了,不用再为吃什么发愁时,就可以浪费粮食了。《1942 饥饿中国》的题记曾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如果我们总是遗忘,下一场饥荒会将我们埋葬。”
安介生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历史人文地理、中国移民史和山西地方史。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主要著作有《山西移民史》、《历史民族地理》、《历史地理与山西地方史新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