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战友忆雷锋:可爱单纯 助人为乐 酷爱照相

2013年03月06日 15: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保存完好的望城雷锋故居 吴啸华 摄

  张建文老人向记者介绍情况 吴啸华 摄

  本报驻湖南记者 吴啸华 周梦璇 通讯员 邱文艳

  50年前,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掀起了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潮,一直绵延至今。

  时光流逝,50年过去,英雄虽与我们渐行渐远,但雷锋精神却历久弥新。雷锋与雷锋精神,不仅属于中国,亦属于世界。截至目前,望城雷锋纪念馆共接待来自全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朋友数千万人次。抚顺雷锋纪念馆接待参观者6000万人次。来参观的29个国家的国外友人中,包括美国西点军校6名学员。

  家住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社区的张建文老人,不仅是雷锋精神的宣扬者和实践者,也是当年现实生活中雷锋精神的亲身感受者。

  3月初的一个上午,久雨初霁,记者一行前往高塘岭社区,拜访了78岁的张建文。

  真诚热心 勤劳负责

  张建文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个子不高,但身子硬朗,走起路来两脚生风。退休10多年,他基本在社区从事公益事务。

  张建文与雷锋相识于1956年7月,当时两人同在望城县委交通班担任通讯员。张建文长雷锋5岁,两人一起学习、工作了4个年头,结下深厚友谊,由此张建文成为雷锋精神的见证人和坚定传播者。

  在张建文记忆里,雷锋一直是个待人真诚、对工作负责的人。“他是孤儿,解放后参加工作,对谁都很有礼貌。年纪长的就叫兄、姐,小的叫弟、妹。”他说:“后来的人还以为雷锋那时恋爱了,其实不是。他随便叫哪个都叫得‘亲甜的’(湖南方言,很亲热的意思)。那时人的思想很单纯,十六七岁的人哪晓得谈情说爱。”

  两人在团山湖农场一起工作时,雷锋常帮伙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早上还提前帮他们倒好漱口水。“什么都安排的很周到,当时大家捐钱买了台拖拉机,雷锋捐钱最多。”老人说。

  雷锋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在根治望城沩水工程中被评为“治沩模范”;在开垦团山湖农场时被评为“优秀拖拉机手”;1958年到鞍钢参加工业建设后,五次被评为红旗手。

  登高望远 勇争先锋

  雷锋本名雷正兴,“雷锋”是当年报名鞍钢工人时改的。1956年10月下旬,鞍钢和湘钢到望城县招工。当时同在开垦团山湖农场的雷锋和张建文知道后,特向公社领导请假去报名。

  张建文本叫希文,是“希望有文化”之意。他回忆说,当时走到三汊河路口,雷锋突然停住脚转过身说,雷正兴这个名字是小时叔公帮他起的,是家道兴旺的意思。现在他连家都没有,还说什么兴旺。刚好趁报名当工人机会改过来。他觉得山能登高望远、不会迷失方向。现在又想去鞍钢当工人,名字应与钢铁结缘,又要表达打冲锋、争先锋的心愿,所以改名叫雷锋。

  张建文也觉得这名字不错,寻思着也把自己名字改一改。但张建文只读了3个月书,文化程度低,就请雷锋帮忙。当时雷锋提议改名“张建文”,意为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文化。那天,两人在各自的报名表上分别写上了“雷锋”和“张建文”两个新名字。

  乐于助人 勤俭节约

  1958年,雷锋与张建文离开湖南,北上鞍钢学习培训。没多久,张建文家里来信说母亲病危。当时雷锋已会开拖拉机,是正式工了,工资一个月36元。尽管雷锋在生活上常帮他,但作为学徒工的张建文每月仅18元,手头并无结余,因此没钱寄回家。但不久后,家人回信告知,他寄回家的20元钱已收到。张建文觉得奇怪,自己明明没寄钱,这些钱是怎么回事?几经询问后得知,原来是雷锋以他的名义给妻子寄去了20元,张建文心里很感动。

  有段时间,诸多媒体纷纷以雷锋“穿皮夹克、有皮箱、有表”为由质疑雷锋精神。的确,在当时条件下,“皮夹克”“表”这些都是贵重物品,张建文告诉记者,这些东西是雷锋在寄卖商店买来的二手货,皮衣与表合起来约12元,雷锋当时给张建文也买了一份。不过,两人的颜色不一样,式样也有细小差别。

  他告诉记者,后来雷锋将穿皮夹克的照片寄给了望城县委的领导,谁知领导回信批评了雷锋:全国人民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你怎么能穿皮夹克?“后来雷锋再也没穿过,只有我穿着。”张建文指着墙上一张鞍钢工人的黑白合影说道。

  雷锋1956年在望城县委交通班当通讯员期间每月工资为29元;在团山湖农场,当拖拉机手时每月32元;在鞍钢工资36元,加上加班费等能拿40多元;在部队,每个月扣除5角团费和理发费,其他都存到银行。但他今天给朋友买东西,明天为工友家属寄20元,后天向灾区捐款100元……

  在张建文回忆雷锋的一篇自述里,他这样写道:雷锋就是这样,不管是兄弟还是不认识的人,他都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而且从不留名。

  可爱单纯 酷爱照相

  “他喜欢照相。”张建文笑着回想起当年的雷锋时说。

  “我们一起去鞍钢培训时,途经北京,有几小时等车时间,就跑到天安门看毛主席。天安门广场很大,旗下站着4个解放军,一动不动,我们开始以为是塑料的。走过去才发现是真人。”解放军告诉雷锋和张建文,天安门看不到毛主席,毛主席在中南海,两人很失望。“我们看到广场上有辆摩托车,是拍照用的道具。那是我们第一次见到,都觉得稀奇。雷锋特喜欢照相,他一口气拍了3张。我也照了一张,当然,都是他出的钱。”张建文说。

  雷锋生前共留下200多张相片,多数是他生活的记录,也有部分是部队摄影工作者采访雷锋抓拍的。其中沈阳军区摄影干事张峻和雷锋所在团的摄影员季增拍的较多。当时,照相是件颇奢侈的事。1956年11月,雷锋在望城县委交通班时,有一次县委班子照合影,他在旁边看热闹。县委书记见了,说:“快来,算上你。”因为大家都知道,雷锋平时舍不得吃,但就是爱美,爱照相。

  1960年1月8日,雷锋应征入伍,张建文则回了湖南,在望城县做电影放映员。此后,两人只保持书信往来。一次,在给张建文的信中,雷锋提到:部队正掀起向某某学习,你在地方也要努力工作,干出成绩。张建文表示,信上所写某某应该就是雷锋自己。1962年8月15日,雷锋不幸因公殉职,张建文闻后万分悲痛,下定决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张建文就致力于雷锋精神的宣传,曾先后在长沙市等地中小学讲述雷锋故事,成了远近闻名的雷锋精神宣讲员。他曾兼任校外辅导员,并带领全家关心公益事业。去年4月,在社区和镇领导的支持下,张建文还在自家办了学雷锋基地,收集与雷锋有关的书籍、图片、报纸、书信等,前来学习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张建文说,雷锋是普通人,做的也是些平凡事,他会一直把这种平凡的服务精神作为自己的行为坐标,带动全家践行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