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带多地震 科学家曾指西南段有大震
4月20日发生的四川雅安7级地震和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都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这个地区历史上就是地震的多发区,那么这里为什么会多发地震?
龙门山是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的界山。两亿年前,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向欧亚板块下插入,青藏高原开始上升,喜马拉雅山脉诞生了。而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那些地质断裂带。龙门山就代表着青藏高原和东部地块的相互作用。每年龙门山相对于四川盆地都有1到3毫米的相对运动。龙门山的运动表明了青藏高原正在向东移动。一旦遇到了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拦,它们之间就会发生较为强烈的碰撞,结果直接导致了地震的发生。
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西南起于泸定附近,向东北经宝兴、汶川、北川、青川入陕西境内,长500余千米,呈西南向东北展布。根据《四川地震全记录》一书记载,近三百年来,龙门山-岷山断裂带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23次,其中6.0-6.9级地震15次,7.0-7.9级地震6次,8.0级地震2次。现将主要部分列表如右:
时间 震中位置 震级
1713年9月4日子时 茂县叠溪 7.0
1748年5月2日子时 松潘漳腊 6.5
1879年7月1日寅时 松潘南坪 8.0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 茂县叠溪 7.5
1960年11月9日18时43分 松潘漳腊 7.8
1976年8月16日22时06分 松潘平武 7.2
1976年8月23日11时30分 松潘平武 7.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汶川映秀 8.0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 雅安芦山 7.0
科研人员曾指出
龙门山断裂西南段有大震风险
五年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科研人员对龙门山断裂带的地质活动做了很多监测。其中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龙门山断裂西南段存在大震风险。
比如,在今年1月出版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秦向辉等人在《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现今地应力状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一文中指出,通过对比分析2003年、2008年和2010年在宝兴、康定地区4个钻孔的水压致裂应力测量资料,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西南段,尤其是断裂西南端部的康定地区,地震后仍然积累有较高的地应力。龙门山断裂西南端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已经达到断层活动应力临界下限值,断裂活动进入临界状态,未来具有发生逆断层活动的可能性。结合地应力测量结果、地震地质等资料认为,龙门山断裂西南端具有潜在大震危险性,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
从秦向辉等人的研究结论来看,他们明确指出了龙门山断裂西南段特别是西南端部有大震风险。与此次雅安芦山地震的结果对比,他们只是更强调了同处西南端部的康定地区,而没有重点强调相距不远的宝兴、芦山地区。
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也表示,早在五年前他提交的政府内参中就指出,汶川西南100公里左右的宝兴一带可能发生7级左右的强余震。陈运泰认为,从震源位置、震源机制和震级大小看,芦山地震是汶川地震的强余震,是汶川大地震的破裂向西南方向的发展。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