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博会滇式风筝大放异彩
中新网昆明8月13日电 (马晨婧)长达百米的龙、骨力矫健的老鹰、机灵的金丝猴、妙趣横生的京剧脸谱、登月的嫦娥……13日,正在昆明举行的云南首届文博会上,一个个风格各异、造型别致的滇式风筝吸引了众多市民观赏驻足、拍照留念,成为本次文博会一道独特风景。
现场:
滇式风筝受追捧
老艺人参展不为出售
现场一架长达百米、栩栩如生的龙形风筝赚足了眼球。“滇蜂”传承人徐作坤告诉记者,本次展会共展出包括盘鹰风筝、滇式风筝在内的200多件作品,凝聚着云南传统风筝的最高工艺水平。而这架百米风筝并不算最大的龙形风筝,他曾经用8个月做了长256米、约240多节、重达8公斤的“串龙”。
“由于云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风速大而风向转换频繁,平板式居多的中原风筝在云南‘水土不服’,所以风筝手艺人们根据云南独特的气候条件对风筝进行了改造。风槽大、上凸下翘是云南风筝的显著特点。”滇式风筝第四代掌门人戴永庆将风筝故事娓娓道来。他与滇式风筝“打交道”56年,作品无数,而这次展会上近60件作品是他亲手所制。
不少市民纷纷询问道“是否可以出钱买到参展风筝”,这些“老艺人”不约而同给出了同样的答复:“风筝不出售”。他们表示,这次参展只是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门传统艺术,零距离接触滇式风筝,从而激发起大家对这门艺术的认同。
“与其卖钱,不如花时间设计、不断创新和改革,留下更多有价值的作品,保留住云南风筝的精髓,把代代相传的手艺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戴永庆说。
对话:
传承面临严峻危机
不满风筝市场庸俗化
“现在风筝传承面临严峻形势,我对它的忧虑一直存在……”戴永庆告诉记者,在国内,滇式风筝几乎没有市场,花费6小时扎的滇式风筝连50元钱都卖不出去,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风筝爱好者高价购买收藏的例子。
这几年,很多和戴永庆一起扎风筝的老艺人都不干这行了。用他的话来说,“‘戳肋巴骨’的行当赚不了钱啦”。
戴永庆忧虑地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民间技艺都慢慢失传了,他祖传的“扎彩灯”技艺就已经后继无人,仅剩下几个彩灯的骨架被昆明市文联收藏,滇式风筝的传承也遇到了危机。“我也在被拆之列,”他自嘲道。
现在慕名向戴永庆学做风筝的人不少,面对求学者,戴永庆都是免费授课。然而他没有正式收徒弟,只有三个固定学生,其中有个学生曾参加2009年的美国华盛顿风筝大赛获得了专业组第一的好成绩。
在为弟子感到骄傲的同时,戴永庆不免有些担忧:“虽然风筝的技术含量不高,容易学会,但坚持下来的学生不多,能形成自己风格的更少。而于手艺人而言,只有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才是真正的继承。”
为了更好地传承好这一门民俗艺术,戴永庆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牵头的一系列风筝培训活动,并且经常自己策划风筝展会。2012年,戴永庆被选派为云南文化培训组教员,前往埃及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开展风筝培训。
“如果年轻人能多学习这些传统民间技艺,政府重视起来,那么滇式风筝就能发展下去。我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戴永庆表示,他将继续研究创新,把滇式风筝传承下去。
对现在风筝市场的庸俗化倾向,戴永庆有些不满。他说道,“很多厂家为了追求销售量,用芭蕾舞、美女图这些流行元素去吸引别人的眼球,而不愿革新和探索,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与云南风筝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