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沦陷第四天 武汉媒体率先揭露大屠杀暴行
《申报》(武汉版)1938年1月25日揭露日军两军官在南京杀人竞赛记者彭年 摄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研究发现,抗战时期的武汉,是国内较早揭露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集中地。上海、香港等地报道,“无论从时间上、数量上还是价值上,都比不上武汉媒体对这一暴行的揭露”。记者万旭明
南京沦陷第四天
率先披露日军暴行
1937年12月16日,南京沦陷的第四天,《大公报》(武汉版)刊发题为《某西人目击日军军官室内有少数妇人》的新闻报道,揭露日军抢夺奸淫中国妇女的暴行,由此拉开武汉媒体报道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序幕。
此后,《武汉日报》、《新华日报》、《申报》(武汉版)也开始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连续的、大规模的报道,对日本侵略军在南京的暴行进行全方位揭露。
《武汉日报》1937年12月25日刊发《倭寇屠杀我各地平民留京难民,被残杀者达五万人,此军暴行全世界深为骇异》等消息,揭露日军屠杀平民难民的行为。《申报》(武汉版)更于1938年1月25日刊发题为《紫金山下杀人竞赛》的消息,揭露了日军两军官以大批活生生的中国人为靶心,进行枪杀比赛来取乐的毫无人性的屠杀暴行。
采访逃出难民
留下第一手历史资料
当时,武汉媒体不仅在全国率先发声,还为南京大屠杀事件留下大量的实证性资料。1938年5月,距南京大屠杀事件近半年后,陆续有南京人民逃出生天,武汉媒体对这些劫后余生的人们进行了采访,并以连载的形式,开始用第一手材料大规模披露日军暴行。
1938年5月30日,《申报》(武汉版)刊发《某君昨脱险由京来汉谈话》,揭露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焚烧、奸淫、掳掠的暴行。
1938年7月,《大公报》(武汉版)以连载的形式刊登南京某文化机关职员李克痕撰写的《沦京五月记》,文中写道:“百姓死者不知其数,就是年迈的老人,也不能幸免,大街上尸身横躺竖卧,血流满地,暴露日久,有些被狗吃了,肚肠拖地,尸首不全,真是惨不忍睹。”
同年,《武汉日报》记者范式之采访从南京逃出的萧某与王某,写成纪实性连续报道《敌蹂躏下的南京》。
以笔为枪
报道成战后审判重要证据
大屠杀发生在南京,率先发声却在武汉。朱成山揭开其后缘由,“日军在攻占南京之前,已要求各国外籍人士及驻华记者离开南京,以封锁新闻消息。上海、南京等地没有及时大量地对南京大屠杀暴行事件进行早期揭露。”反而是当时的武汉,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人物大多集中在这里,是实际上的中国抗战指挥中心。全国各地大批新闻媒体、报纸杂志、文艺团体等都来到武汉,武汉成了当时全国抗战文化宣传中心。
武汉媒体的报道,不仅“带动并引领了国内对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早期揭露的兴起”,在战后审判中,它们还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朱成山透露:“武汉媒体的新闻报道,在大屠杀事件发生后的最短时期内就提供了大量丰富详实的资料,从不同侧面揭露了日军的种种罪行。其提供的史料史稿等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被用于驳斥日本右翼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书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