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指挥大师捷杰耶夫:计划把中国歌剧带到俄罗斯
已经完成了《奥涅金》首演两场的俄罗斯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昨天下午,利用歌剧电影《图兰朵》首映典礼的空闲,接受了京城媒体的采访。对于这个马林斯基剧院、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奥涅金》以及两家剧院未来的艺术合作,捷杰耶夫的回答虽然不算明晰,但绝对是令人兴奋和高度期待的。
期待 中俄混搭《奥涅金》
记者:在《奥涅金》首演的酒会上,听到大师说希望邀请国家大剧院的节目去马林斯基剧院演出,这仅仅是一个美好的邀请,还是你们两家剧院已经有实质性的计划了?
捷杰耶夫:我们马林斯基剧院2015年到2017年的演出季都已经有这样的计划,包括昨晚《奥涅金》演出的这些中方主要演员,将有机会受邀去马林斯基剧院演出。这一次,他们已经对这部歌剧做出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因此在下一个或者再下一个演出季,我们有《奥涅金》上演时,他们将会去马林斯基剧院,与我们的演员组成混合的阵容一起演出。
记者:除了《奥涅金》,马林斯基剧院与国家大剧院之间有没有更多的计划?马林斯基剧院对中国的歌剧邀请是已经有现成的目标了呢?还是更期待于未来的新创作?
捷杰耶夫:我们对于当代中国作曲家很感兴趣。我们会有向中国作曲家委约的新歌剧作品可能,我们已经上演过盛宗亮的作品,将来可能会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印象 合作每场都有进步
记者:谈谈这次您在北京演《奥涅金》的整体印象吧。
捷杰耶夫:一个多月前,这部歌剧在圣彼得堡刚刚上演过。这一次,我们带着七个俄罗斯演员过来。对我来说,全新元素是和中国的管弦乐团、合唱团和中国组主演的合作。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是非常年轻非常新鲜的血液。这部剧对管弦乐团的音质要求非常高,我们在一起合作每一场都有进步。这让我有了在后面的每一场演出中即兴发挥的可能。
记者:我们注意到从联排到彩排再到首演,几乎是一天两场的工作密度,对于您来说应该是相当的辛苦,不知道您在马林斯基也有这样密度的工作吗?
捷杰耶夫:从我一开始学习指挥的时候,我的父母、老师从来也没有告诉过我这会是一个非常轻松的工作。指挥家站在指挥台上就高于其他的乐手,他付出的努力也一定更多。对于世界上那些大的歌剧院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有两组演员的时候。中俄两组演员一起演出是很有趣的。他们会互相听对方的演唱,互相学习。中国组的演员非常年轻,他们的表现也非常的棒!我还是要强调,我们俄罗斯的这几位演员都非常年轻,他们必须每天去听、去学习,不断通过相互观摩去学习怎样让声音在剧场中传播。
记者:对于国家大剧院来说,第一次演俄罗斯歌剧,最重要的是什么?
捷杰耶夫:我们知道世界歌剧的传统在意大利、德国甚至包括法国,他们的歌剧在300年前就非常流行。而俄罗斯歌剧从20世纪开始受欢迎,所以我毫不质疑在国家大剧院将会有更多的俄罗斯歌剧搬上舞台。
记者:您的言外之意是,现在跟大剧院已经有第二部、第三部俄罗斯歌剧的计划了吗?
捷杰耶夫:我们的确已经在讨论当中。我要说的是,不仅是马林斯基在主动推动,国家大剧院也经常是非常主动的一方向我们提出新的计划。我们也计划把一些中国歌剧带到俄罗斯去。我觉得是以委约的形式,不久之后就会有很多新作品出来,我会关注这些作品。我每年都来中国一两次,我们的交流不那么困难。
感叹 中国歌剧发展最快
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马林斯基来演过《阿依达》和《黑桃皇后》,再到2007年演过《伊戈尔王子》,今年演《奥涅金》。这么多年的时间跨度,您对中国的观众有没有感受到什么变化?
捷杰耶夫:在这15年间有很大变化,我们去年来演过斯特拉文斯基三场音乐会,之前还有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在这期间,我很明显感到与中国观众交流的变化,他们对于音乐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在15年前,这里没有歌剧院,我们当年演出的世纪剧院,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歌剧院,它的硬件设施与国家大剧院先进的歌剧院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我非常有信心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听古典音乐,我们的观众群会越来越宽广,我期待中国的好消息。
记者:您对中国这几年的歌剧发展怎么看?对联合制作的方式怎么看?
捷杰耶夫:我觉得中国是歌剧发展最快的国家。俄罗斯对中国有很大的兴趣,每一次关于中国的发布会都有很多俄罗斯记者,俄罗斯民众一定已经知道俄罗斯演员在中国演出《奥涅金》。我们推出一部新的歌剧是非常的不同的,现在歌剧依然是莫扎特、瓦格纳、威尔第、普契尼这些作曲家统治的天下。但其实在俄罗斯白夜音乐节,会演出很多新作品,这也会是我们新的尝试方向。而我们马林斯基剧院不仅有新的歌剧院,还有老的歌剧院和音乐厅,和四个室内乐演奏厅。我们有七个场所每年上演超过1000个演出,我们也欢迎中国音乐家去举办室内乐音乐会。我很高兴看到中俄两个国家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照顾到了文化,在过去几十年中,整个欧洲新建歌剧院了吗?恐怕寥寥无几,整个欧洲新建歌剧院也没有中国一个国家多。这是文化艺术工程,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年轻人能够享受艺术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欧洲的发展势态是平缓的,但中国和俄罗斯发展变化的幅度很大。
晨报首席记者 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