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贝雕面临发展困境 扩宽思路不丢本土绝活(图)
大连的贝雕之路还很长。
▲螺钿作品。乔夫 摄
刘维玖有些无奈,上半年都过去了,可公司连一个像模像样的订单都没接到,这注定又是艰难的一年。
维持,坚守,是这位大连贝雕有限公司掌门人此时此刻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但到底能维持多久?刘维玖说,他有些不敢想象,现在能坚守的,只是一个信念:“不能让贝雕产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今年5月末,在辽宁工业品(南京)展览会上,参观者普遍反映,展场上最抓眼球的就是大连贝雕。一位市领导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一定要把大连本土这个绝活的根儿留住!
独特“海味艺术”发端于大连
大连贝雕有限公司位于沙河口区不老街65号,破旧的老式厂房与周围的繁华与喧嚷有些不相称。“我们厂最多时有六七百名职工,现在只剩下40人了,而且多数都是退休后返聘的。后继无人,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又苦又累、需要点艺术功底、还要坐得住的活儿,再加上资金匮乏、设备老化……”谈起这些,刘维玖双眉紧锁。
贝雕艺术发端于大连。作为一个极具地方海洋文化特色的艺术门类,它在上世纪经历了30多年的辉煌期。最多时,大连有几十家贝雕企业。但现在,它沉寂了,沉寂得有些令人扼腕的可怕。
刘维玖告诉记者,1956年公私合营,那时的大连街上有不少手工艺人,都被集中到一起,合并成了一个“手工合作社”。大连依山傍海,丰富的海产资源中,有一项重要的资源就是各类贝壳。手工合作社中的老艺人王波、宋岱等对这些贝壳展开了研究。他们在简陋的厂房里,反复揣摩各种贝壳的特质和造型效果,用锉刀为贝壳破型,用手摇砂轮将贝壳精雕细琢成各种部件,再巧妙地拼镶。1958年,世界上第一幅独具匠心的半浮雕式贝雕《雄鸡牡丹》终于诞生在大连。由此,大连贝雕逐渐成为一门工艺,并受到全国乃至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最流行的礼物,曾经
这个合作社,也正是日后成为中国贝雕产业领军企业的大连贝雕厂的前身。1960年,他们接受省政府下达的任务,制作出两幅高2.45米的大型贝雕《和平富贵》、《花鸟争荣》,布置在人民大会堂辽宁厅内,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同年,贝雕画在广交会上试销成功,打开了外销的大门,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
嗣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连贝雕作品都是各阶层中最流行的礼物之一。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连贝雕作品作为指定的政府部门工艺礼品,主要馈赠给各国来宾。
从1978年参加工作就开始在大连贝雕厂工作的刘维玖回忆说:“当时年轻人结婚流行‘四大件’,分别是电冰箱、电视机、石英手表、洗衣机,除了这‘四大件’之外,家庭条件比较好的还要另外再加一件,那就是我们的贝雕画。”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1982年5月,国家经委和轻工业部开展全国工业美术百花奖评比,大连贝雕厂在50多个厂家参加的贝雕画评比会上,拿了4个第一、2个第二,最后获得了总分第一名。同年9月,又荣获全国工业美术百花奖最高奖项银杯奖。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大连贝雕产业遭遇了“滑铁卢”。由于多是国有企业或者集体企业,大连的几十家贝雕企业犯了近乎同样的毛病: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没有顺势而为,及时调整战略,“既没有新产品、新技术推出,在题材、包装和质量上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和提升。”刘维玖说,那个时代,他们失去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和市场机遇,被汹涌而至的市场经济大潮无情吞没。即使领军的大连贝雕厂也难逃厄运,最终濒临破产。
昙花一现的复兴
转机一度出现在2006年。已经停产几年、负债800多万元的大连贝雕厂转制成为现在的大连贝雕有限公司,刘维玖带领三十几个贝雕“老艺人”重打鼓另开张。
此时的市场上,新的工艺品大量出现,分割了贝雕画的市场占有率。刘维玖认为,“我们的产品,其实是被传统贝雕产业的玻璃框给框死了。”在他和厂里的一些技术工人看来,以往粗重的高浮雕工艺已经被市场淘汰,必须在工艺上研究出更为时尚、现代、有突破性的产品,才能重新赢得市场。
在没资金、没市场、没收益的困境下,改革和创新成为大连贝雕唯一的出路。他们打破了传统贝雕产品的高浮雕特征,将玻璃框彻底剥离,创新性地从玉雕和木雕技法中衍生出浅浮雕工艺,同时还与螺钿工艺相结合,再配以高档的装潢材料,使整个产品更具观赏性和收藏性。
大连虽然靠海,但合适的贝壳原材料并不多,除鲍鱼壳和海红壳外几乎派不上用场。现在,大连贝雕产品的原料几乎全部采自大连以外的海域,来自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各种贝壳,经过打磨抛光之后,用其原始的光泽和色彩在大连贝雕产品上散发出光芒。
在厂子的展示室里,刘维玖指着一个螺钿工艺的《仙鹤》作品给记者看,“有人要出6万元钱买它,我一直没舍得卖,还是觉得价格有些低。我们这些作品全是纯手工制作的。”
2012年11月,大连贝雕有限公司花费3年多时间赶制出的一幅 “九龙壁”贝雕巨作,被收藏进大连现代博物馆。该“九龙壁”以北京北海公园大型九龙壁为蓝本精制而成。作品长7.5米,宽73厘米,高2.75米。刘维玖介绍说,这是大连贝雕有限公司建厂50年来最大的一幅作品,整个作品用了2吨多、15种贝壳原料,并结合贝雕工艺特点,融入了一些独有的创新工艺,使作品更加逼真。作品包括大小龙1595条,其中还有贝壳元宝花1048个、珍珠14粒。
活下去,为了这门不该丢的本土绝活
作为大连本土的绝活,大连贝雕有限公司的作品多被政府和银行等企业作为馈赠礼物,但在短暂几年的复苏之后,现在又遇到了新形势下的一个坎儿,这类订单少得可怜,而且可能会越来越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刘维玖告诉记者,厂子正在尝试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比如把贝雕艺术镶嵌在家具上,做具有大连特色的茶几面、桌面等。经过反复的破坏性试验,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总之,大连本土的这门绝活坚决不能丢!”
■短评
给艺术品一个市场的春天
巴家伟
大连工艺美术艺人发明贝雕画时,还没有“城市名片”这一说。现在回过头想想,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大连贝雕就和大连足球一样,绝对称得上城市的名片。
大连贝雕是大连本土的绝活,更是一门艺术。像庄河剪纸、复州皮影戏、复州东北大鼓、长海号子一样,是大连本土宝贵的文化遗产。
璀璨的文化艺术品未必能够成为市场的宠儿,辟如今天的大连贝雕产业,面临市场萎缩的巨大压力,人才断档、处境维艰,甚至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如何能让发端于大连本土的这门绝活不丢,传承下去,且在市场经济的湍流中,浪遏飞舟,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焦虑的问题。如何让大连贝雕这张城市名片重新亮丽起来,如何帮助大连的这一特色产业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至少让它好好地“活”下去?我想,大连贝雕艺人需要努力与坚守,需要转变经营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既要有艺术的思维,更要有市场的思维。此外,还需要政府部门搭上一把手,从政策上给予引导和扶持;需要金融、流通等各部门的共同支持,共筑大连贝雕产业的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