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潘淑芳曾动员未婚夫参战:在村里等了他十年
北京站的工作人员迎接到京参加纪念活动的支前代表摄/记者 杨益
法制晚报讯(记者 张颖川)今晨7时24分,随着Z16次列车缓缓靠近北京站6号站台,支前模范、今年85年高龄的潘淑芳老人抵达北京。
今晨7时许,记者在北京站6站台看到,北京站素萍服务组工作人员早早地走上站台,做好了迎接老人的准备。为了方便老人出行,接站方特地将接送老人的专车停在了距离老人下车最近的地方。
24分钟以后,随着Z16次列车缓缓停靠站台,工作人员跑向老人所乘坐的车厢。由于不少乘客都知道了潘淑芳老人是参加抗战阅兵观礼的支前模范,都纷纷让出了通道,让老人先行下车。
在北京站素萍服务组石晓丽、兰雪纯两名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老人缓缓走下火车。这位来自肇源县浩德乡后老山屯的潘淑芳老人由于年轻时劳累过度,背驼得很厉害。但是老人思维清晰,耳聪目明。她见到车站有人迎接,还主动跟两位工作人员打起了招呼。
老人高兴地说:“我这是第一次进北京,而且第一次出这么远门。”老人还告诉记者,为了参加这次纪念活动,虽然只是观礼,但是她还特地换了一身新衣服,穿上了新鞋。为了保证老人进京安全顺利,老人的儿子彭国义和大庆军分区的一名军医陪同,并照顾老人在京的生活起居。
潘淑芳老人抗战时期一直为部队做支前工作,带领儿童团站岗放哨,多次让乡亲们躲避日、伪军进村抓壮丁。
后来东北抗联进村驻扎躲避日伪扫荡,潘淑芳老人为驻扎在村里的抗联队伍做饭。
“那时候生活都特别困难,送的就是高粱米、小米、白菜、土豆,我们天黑以后才能送过去,因为怕有汉奸藏在群众里。队伍在村里驻扎了7天,我连续7天白天去部队做饭,晚上回家就给战士们做鞋。”老人告诉记者,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为了支持抗战,她一直都在坚持。为了能早日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潘淑芳老人当年还动员未婚夫参加抗日队伍。为了能和未婚夫结婚,老人在村里等了十年。1948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据了解,来自黑龙江省肇源的潘淑芳老人将与兰州军区、济南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的8名抗战支前模范赴京观礼,潘淑芳老人也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名参加观礼的支前模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