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间人士日本讨石 抚摸被掠"麒麟石"差点落泪
刻有“南京日本居留民会”的麒麟石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抚摸麒麟石
南京市民代表团打出“还我南京古石”的横幅
站在日本宫崎市西北部的和平台公园里,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抚摸着来自南京刻有麒麟图案的石头感慨不已:“看到这块石头,眼泪差点掉下来,心情很复杂。”
昨天中午,吴先斌携南京3位和平友好人士,前往“八纮一宇塔”,查证在日军侵华期间被劫掠到宫崎的南京石材。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便是这块麒麟石,有专家表示,这块石头可能来自明孝陵或明故宫。现场,吴先斌还和南京友好人士拉起“还我南京古石”的横幅,表达意愿。今天,吴先斌计划与宫崎市市长见面,希望他们归还该塔中的南京石头。
周一,日本宫崎市和平台公园里,游人并不多。不过,南京市民和平友好之旅代表团的到来,吸引了不少日本媒体的关注。《读卖新闻》《朝日新闻》《西日本新闻》以及宫崎电视台等七八家媒体在代表团抵达前30分钟,就守候在这里。
随代表团一起前来的,还有“八纮一宇”研究会会长税田启一郎先生一行。互致问候后,税田启一郎带领代表团参观“八纮一宇塔”。
“塔的整体造型,像日本神职人员驱邪用的法器。”税田启一郎介绍说。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塔周身成黑灰色,由凝灰岩构成,正面刻着“八纮一宇”四个大字,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矗立着一个金黄色的武人像。“‘八纮’出自中国的古书,指的是四面八方,‘一宇’是天下一家的意思,‘八纮一宇’的意思就是四面八方都臣服于一方的统治之下。”税田启一郎说,这个“一方”指的是日本天皇。
“八纮一宇塔”高36.4米,由一块块长宽约30厘米的石头紧密垒砌而成,建成于1940年。税田启一郎将代表团一行引到基座左侧,在一片蜘蛛网的覆盖下,从左向右数第七块石头的左侧,竖排刻着“南京中山陵”的字样。“这原本是一块黑色的石头,但是经过风吹日晒,现在变成黑褐色了。”税田启一郎说。
在基座上,一块已经有点发白的石头上,左侧竖排刻有“南京紫金山麓”的字样,还有一块刻着“南京东炮台水运队”。在日本历经75年的风吹雨打,这些石头上的字样已经有些模糊,不过仍然可以辨认。
“‘八纮一宇塔’基座使用了1789块石头,从海外抢来的有370多块,这些石头是从别国有名的建筑物上敲下来的,其中从中国掠夺的有238块。”税田启一郎介绍。
查证刻有“南京中山陵”等字样的石头
抚摸“麒麟石”,眼泪差点掉下来
“最引人关注的还是这块麒麟石。”税田启一郎所说的“麒麟石”,位于塔身正面前的基座上,麒麟浮雕清晰可见,不过麒麟头部有些磨损,腹部则富有光泽,与被反复抚摸过的石头光亮程度相似。麒麟下方,还雕刻着一朵莲花。麒麟左侧,刻有一行小字,“南京日本居留民会”。
进献麒麟石的“南京日本居留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据日文资料显示,这是一个战前、战时在中国南京的类似“在南京日本人自治会”性质的团体。战争期间,抗日运动风起云涌,因此该自治团体一度也配备了自己的武装。
“这块麒麟雕刻得多么漂亮,下面是一朵象征着和平与美好的莲花,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这么漂亮。”税田启一郎这一席话,触动了一旁的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他面向南京大屠杀受害者李秀英的次女陆玲等随行者说:“大家来摸摸吧,这是我们家乡的石头。”
“今天看到麒麟石,眼泪差点掉下来,心情很复杂。我们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这些来自家乡的石头,是我们的情感所在。”吴先斌说。
现代快报记者查询发现,日本宫崎县电视台曾于1999年7月13日播放纪录片《石头的证言 关于和平之塔背后的故事》。纪录片摄制组一位工作人员曾在其博客上记录,“各部队接到命令后,都争先恐后地拼命寻找具有特色的石块进献,在超过1700块石头中,最引人瞩目的要数有着麒麟浮雕的石头。”
摄制组工作人员曾来宁采访时任南京博物馆馆长王兴平,“王兴平在观察了塔基上的石块后向他们介绍,具有麒麟浮雕的石块应该是明朝建筑上的一部分,现存明故宫遗址上的狮子浮雕手法与该塔麒麟浮雕手法十分类似。”现代快报记者采访王兴平时,他向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麒麟是中国皇家惯常使用的神兽形象,我认为,这可能是明故宫或者明孝陵建筑上的石头。”不过,王兴平坦言,他还未曾实地考察过“八纮一宇塔”。
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孟国祥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07年11月,在南京大学召开的“第二次南京大屠杀史料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日本《朝日新闻》社友儿玉哲秀在会场散发麒麟石照片的复印件询问出处,就其风格和样式推断,这可能是南京明故宫的物品。
“麒麟石”可能来自明孝陵或明故宫
快报记者发现刻有“中华民国江苏省”石头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八纮一宇塔”的基座上,还有不少石块,来自中国文化历史名胜和有特殊意义的建筑。在基座的南部,有一块印有花纹的石头,税田启一郎说,经过他们的考证,这块石头是从民国时期上海市政府的门楣上拆下来的。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有来自“山东泰山”的石头。在基座下方的台阶下,被绿树掩映的草坪上,还有一块石头刻有“万里长城”,旁边还有“多田部队”字样。此外在基座中,记者还意外发现一块刻有“中华民国江苏省”的石头。
在现场,吴先斌和南京市民还展开此前准备好的横幅。蓝底白字的横幅上,写着“还我南京古石”。一直跟随采访的日本媒体一下子聚拢过来,纷纷拍摄。
“明天我们将与宫崎市市长见面,请他们归还这些石头,我们非常希望以和平的方式,把它们带回家。”吴先斌表示,今天计划向他们递交关于归还南京古石的书面要求。
“八纮一宇塔”是侵略历史的见证
1938年,时任宫崎县知事的相川胜六,为了迎接1940年天皇诞生2600年,向他的好友、陆军大臣提出,请每个军或者每个师团要提供两块石头,尽可能是日军前线占领地的石头,这份呈文很快被日本军部批准,并下达给当时正在侵略中国的日军。从那时起, 日军将掠夺到的富有文物价值的石块作为“战利品”献到日本国内。
然而,这样一座极富侵略意义的石塔,曾在20年的时间里,被冠以“和平之塔”之名。“二战日本战败后,军国主义用语‘八纮一宇’因违背《波茨坦公告》,被盟军加以全面禁止。象征天皇精神的‘八纮一宇’和塔上的武人像被铲除。”“八纮一宇”研究会会长税田启一郎说,1965年,宫崎县右翼势力抬头,“八纮一宇”和“武人像”又被搬到了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