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奖得主谈白洋淀戏曲文化:这里是河北梆子的“根”
(新春见闻)梅花奖得主谈白洋淀戏曲文化:这里是河北梆子的“根”
中新网沧州2月27日电(张帆 崔涛)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元宵节,26日,河北省任丘市鄚州镇李广村的广场上搭建起了舞台,迎接由第二十五届梅花奖得主、河北梆子名家吴桂云压轴表演的传统戏剧专场。
春节虽然过去,但毗邻白洋淀的鄚州镇李广村依然年味十足。李广村因汉代抗匈名将—“飞将军”李广曾在此驻扎而闻名,村中气派的以汉代样式建筑为主的村民活动中心与广场热闹非凡。来自安新、容城、雄县、任丘等地的河北梆子票友已大量云集,等待着一睹梅花奖得主吴桂云的风采。
吴桂云是任丘市苟各庄镇人,是著名戏曲大师尚长荣的弟子,工文武老生,现年五十岁。
吴桂云称,安新县、雄县,以及任丘市的苟各庄、鄚州、七间房围绕整个白洋淀,这里有最热情的河北梆子戏迷,是诞生河北梆子的土壤,是河北梆子的“根”。
吴桂云说,“虽然自己10岁就离开家乡学艺,但白洋淀畔大清河永远是魂牵梦想的故乡。几年来,每年过年都会邀请同门师兄弟姐妹与梨园好友,回到这里献艺。”
据记者了解,吴桂云大器晚成,从小学艺,数十年间,曾辗转沧州黄骅、邢台、保定、北京。2011年,吴桂云终于站在了中国戏剧最高的领奖台上,获得第25届中国戏曲梅花奖。2014年,在北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欢迎晚宴及文艺演出中,吴桂云为各国领导人演出了河北梆子著名的《钟馗》选段。
此次特意为吴桂云前来“捧场”的河北梆子剧团一级编剧、作曲家,76岁的姬君超老人称,河北梆子是中国北方的主要戏曲剧种,是中国戏曲梆子声腔的重要支脉,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河北梆子的起源地就在白洋淀畔,其以京津冀为中心,曾红遍中国北方。
据了解,河北梆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桂云表示,白洋淀一带孕育了很多戏剧名家,因为这里有独特的水乡,独特的乡音,独特的文化。
在随后的表演中,吴桂云首先演唱了河北梆子《钟馗》的一个选段,场下喝彩声连连,群众纷纷拿起手机,记录难忘一刻。随后又演唱了《南北合》等选段。太阳逐渐西沉,观众的热情依然高涨。在演出结束后,乡亲们团团围住吴桂云表达祝福。(完)
专题:春运·春节·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