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考古专家在对尚志市乌吉密乡四方顶子山踏查时,从山上的遗址中清理出一块文字碑石。后对碑文仔细勘测发现,碑文上有“千虹瑞映二才”字样,经过与《珠河县志》比对,专家确认,这座遗址就是建于明末清初的道观“无极宫”,而“无极宫”正是人们一直寻找的东北抗联后方医院的遗址,这一发现,揭开了又一个历史谜团。
遗址的十余座房舍为后方医院病房,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
记者从尚志市文管所了解到,在第三次文物普查过程中专家得知,乌吉密乡群众中多年来一直流传着“这里有抗联后方医院”的说法。专家查阅资料获知,抗联后方医院建在道观“无极宫”,后来被日军炸毁。
为了找到“无极宫”的确切位置,进而确认抗联后方医院遗址,专家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重点踏查了四方顶子山。发现在距山顶脊梁东南约200米处,有三间道观遗址,石头修砌的墙体有1米多高,上下呈“品”字形依次排列。在道观的西南侧约50米处,有一人工挖凿用石块错缝垒砌的水井,在水井前方,东西排列着8座土房的残剩瓦砾,面积在70—90平方米不等。整个遗址占地面积达万余平方米。
尚志市文化局局长兼文管所所长何树岭告诉记者,专家考证,抗联后方医院就建在无极宫,这与乌吉密乡民间传说相吻合。据此,专家对四方顶子山上清理出的石碑与《珠河县志》做了比对,经全面考证,从而确认山上的遗址就是抗联后方医院。
遗址附近建有采石场,医院“扩建”未完工即被日军炸毁
记者在四方顶子山上看到,距离遗址约300米处,有一座采石场遗址。遗址里,方形、圆形的石料有明显的人工雕凿痕迹,其旁边还残存着没有加工好的石料。
何树岭分析说,当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后方医院被日军发现,日伪军曾多次前来“扫荡”。后来,日军派出飞机前来轰炸,医院被夷为平地,原来准备“扩建”医院用的石料也没有派上用场。
赵尚志赵一曼曾在这里一起养伤,专家建议辟为“教育基地”
据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赵俊清研究员介绍,1934年,赵尚志组建的哈东支队,在珠河县建立了若干个根据地,在根据地内建有兵工厂、后方医院等。
1934年秋,赵尚志率领哈东支队、抗日义勇军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当年10月,日军组织兵力开始对我根据地“讨伐”。11月底,赵尚志在方正与宾县交界处的肖田地战斗中,以200兵力迎战700名日伪军,赵尚志左肘部中弹负伤,被转移到四方顶子后方医院养伤。
后来,敌人从叛徒吴某的口中得知这一情况,就派出伪军邓云章团进山,到四方顶子、苇塘沟一带搜索后方医院,妄图活捉赵尚志。此时,从哈尔滨到珠河游击区从事群众工作的赵一曼也在四方顶子一带活动。敌人没有抓到赵尚志,却凑巧抓到了赵一曼和另一女同志,关押在乌吉密商会中。在敌人的关押室里,赵一曼耐心做伪军张连长的思想工作,使其思想发生转变,后来,经赵尚志多方营救,尚未暴露真实身份的赵一曼被敌人释放。
不久,赵一曼因脖子上长疮也住进四方顶子后方医院,与在此养伤的赵尚志同时住院。当时医疗条件差,换药、消毒只能用纱布条蘸硼酸水消毒,赵尚志、赵一曼一起换药时,二人互相鼓励,缓解疼痛,深深鼓舞了其他伤员。
针对这座抗联遗址丰富的历史内容,专家建议,应将其合理保护和利用,辟建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报记者 汤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