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七日电 题:灾区文物重建踯躅前行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有着“中国羌族第一寨”、“云朵上的街市”美誉的萝卜寨是古羌王的遗都,也是四川规模最大的黄土夯筑的羌寨,但在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中,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夷为平地。
一年之后,在离原址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一排排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新的羌寨依山而建,依台地而起伏,与山地自然景观而融合;依然是黄泥墙面,屋角配有羌寨特有的石碉楼装饰,窗户和门框上镶着图腾图案。但和曾经的房屋最大的不同是,新羌寨黄泥里面裹着的钢筋水泥结构可以抵抗八级地震。预计在汶川地震周年之际,八成以上村民可以迁入新居。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受灾省市共有一百六十九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二处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百五十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包括二百九十二件珍贵文物在内的近三千件馆藏文物受损。
值得庆幸的是,四川绵阳市中心库房在此次地震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所藏五千多件珍贵文物仅一件受损。这个被四川文博业界称为“文物银行”的中心库房是国家文物局支持重点建设的全国第一批保护中心库房之一,试行“文物代管”,库房集纳了所属七个县市,包括北川、汶川等重灾区的数千件珍贵文物。这一成功经验,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大力称道。
相对于陈列收藏中的文物而言,文物古建筑的维修保护又是一番光景,大地震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州领报修院、都江堰二王庙古建筑群全部垮塌,都江堰水利工程鱼嘴(分水堤坝)出现裂缝;绵竹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古建筑、理县桃坪羌寨局部垮塌……
这些文物古建的维修难点不仅在于损害的情况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更有一些古建筑依山而建,场地非常狭窄,施工的组织也非常困难,而且不可能同时展开,必须分步骤、分期、分批的进行。而要达到“修旧如旧”的标准,会有一系列具体规则和要求,除了需要有足够的机械和施工力量做保障外,还需要大量具有技术和文物保护意识的专家参与其中。
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汶川大地震中损失更为惨重。四川全省上万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被毁,羌族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全部埋在北川县城的废墟中,上千份珍贵音像资料被破坏,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十一个民俗博物馆严重受损,绵竹年画传习所更是受到严重摧残。
相比可见可触摸的实体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复更加繁琐绵密且任重道远。如吉娜羌寨的重建,作为灾后新建的第一个羌寨,“吉娜”的社会和旅游价值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农民生活”,这样的改变对非遗保护而言的优劣,尚无论断。
在非遗重建中,资金的匮乏尚在其次,传统与现代的冲撞、区域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都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气魄。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单霁翔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一份关于加强震后灾区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提案,在他看来,以“藏羌碉楼和村寨”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是千百年来川西高原民众生活和精神的寄托,也是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我们当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抢救、保护遭到地震或其它因素破坏的文化遗产,编制少数民族地区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规划,并尽快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
据悉,文化部计划五年内投入六十亿元人民币用于灾区文物修复。而在国家文物局的工作计划中,灾区文物修复将是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初步计划整个灾区文物抢修将在三年内基本完成,全部修缮完毕将需要五年的时间。
地震灾区的文物重建,还将在踯躅中前行。(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